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2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15道判断题 ,已配置 100 分

题目1-15

1.

马斯洛认为,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和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 )。

单选题 (2 分) 2
  1. 安全需要

  2. 归属和爱的需要

  3. 尊重的需要

  4. 自我实现的需要

2.

动机能够使人们坚持某个行为。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项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需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这就是动机的( )功能。

单选题 (2 分) 2
  1. 激活

  2. 指向

  3. 维持和调整

  4. 以上都不对

3.

( )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

单选题 (2 分) 2
  1. 自然需要

  2. 社会需要

  3. 物质需要

  4. 精神需要

4.

( )也称生物学需要,它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单选题 (2 分) 2
  1. 自然需要

  2. 社会需要

  3. 物质需要

  4. 精神需要

5.

人和动物都有自然的需要,但需要的具体内容不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就不一样。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自然需要不仅可以通过自然界的物体得到满足,而且可以通过使用社会的产品得到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还受到( )的调节。

单选题 (2 分) 2
  1. 自然需要

  2. 社会需要

  3. 物质需要

  4. 精神需要

6.

作为挫折情绪反应的一种形式,( )是个体遭受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而放弃原来的目标。

单选题 (2 分) 2
  1. 攻击

  2. 冷漠

  3. 退化

  4. 逃避

7.

意志的( )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单选题 (2 分) 2
  1. 果断性

  2. 独立性

  3. 坚定性

  4. 自制力

8.

( )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具有这种意志品质的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对问题情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

单选题 (2 分) 2
  1. 果断性

  2. 独立性

  3. 受暗示性

  4. 坚定性

9.

情绪的( )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

单选题 (2 分) 2
  1. 维度

  2. 动力性

  3. 激动性

  4. 强度

10.

情绪的( )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单选题 (2 分) 2
  1. 主观体验

  2. 外部表现

  3. 生理唤醒

  4. 过激反应

11.

在情绪调节的种类中,( )主要指人们主动地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快乐、喜悦等。

单选题 (2 分) 2
  1. 修正调节

  2. 维持调节

  3. 增强调节

  4. 以上都不对

12.

在情绪调节的种类中,( )主要指对情绪进行积极干预。

单选题 (2 分) 2
  1. 修正调节

  2. 维持调节

  3. 增强调节

  4. 以上都不对

13.

在情绪调节的种类中,( )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注意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

单选题 (2 分) 2
  1. 修正调节

  2. 原因调节

  3. 反应调节

  4. 以上都不对

14.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 )和辛格提出了情绪两因素理论。

单选题 (2 分) 2
  1. 沙赫特

  2. 坎农

  3. 阿诺德

  4. 拉扎勒斯

15.

情绪调节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能力,这就是“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单选题 (2 分) 2
  1. 情绪水平

  2. 情绪能力

  3. 情绪智力

  4. 情绪素质

题目16-30

16.

所谓( ),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单选题 (2 分) 2
  1. 意志

  2. 气质

  3. 态度

  4. 思维

17.

( )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单选题 (2 分) 2
  1. 人格

  2. 意志

  3. 情绪

  4. 注意

18.

( )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单选题 (2 分) 2
  1. 自我认知

  2. 自我体验

  3. 自我控制

  4. 自我说服

19.

( )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单选题 (2 分) 2
  1. 气质

  2. 性格

  3. 认知风格

  4. 自我调控

20.

( )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单选题 (2 分) 2
  1. 气质

  2. 性格

  3. 认知风格

  4. 自我调控

21.

关于动机与意志,正确的说法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

  2. 意志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意志的力量。

  3. 动机就是意志。

  4. 动机与意志毫不相关。

22.

关于本能理论,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

  2. 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杜格尔。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

  3. 本能论在心理学史上从来不被重视。

  4. 人具有社会性,因此在人身上肯定不存在动物本能。

23.

关于诱因理论,正确的表述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了诱因概念。

  2. 只有积极诱因,不存在消极诱因。

  3. 个体回避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

  4.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24.

以下关于挫折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挫折反应的一种形式是理智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就是指人们在遭受挫折之后智商出现降低的现象。

  2. 挫折反应的一种表现是个性的变化。个性的变化就是个性的某些方面的特征发生明显的改变。

  3. 人在遭受挫折之后,最好的做法是哭泣。

  4. 同一个人,在遭受不同的挫折之后,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在不同的时候遭受相同的挫折,也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25.

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

  2.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而情感则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 在心理学历史上,情绪和情感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从一开始就区分得非常清楚。

  4. 情绪这个概念,只适用于人,而不适用于其他动物。

26.

以下关于美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美感是由客观情境引起的,是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的特征。

  2. 人类社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特征,也能引起美的体验。

  3. 美感只包含在审美对象之中,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无关。

  4. 美感纯粹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与审美对象无关。

2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情绪可能会变坏。

  2.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状态较差时,可能会情绪低落。

  3. 情绪不可能受到身体健康状态的影响。

  4. 以上都对。

2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身体姿势可能提供感觉反馈,并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

  2. 当我们昂首挺胸时,有可能会感到自豪或浑身充满力量。

  3. 情绪不可能表现在身体姿态上。

  4. 以上都不对

29.

根源特质可以分为( )和( )两类。

多选题 (3 分) 3
  1. 体质特质

  2. 环境特质

  3. 动力特质

  4. 能力特质

30.

以下哪些属于人格类型理论( )。

多选题 (3 分) 3
  1. 单一类型理论

  2. 矛盾类型理论

  3. 对立类型理论

  4. 生理类型理论

题目31-45

31.

口渴不一定是由于口腔和喉头干燥引起的。(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2.

性激素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3.

凡是具有权力动机的人都热衷于社会活动,并且目的都是利用这些活动来表现自己,树立个人威望或者满足某种私欲。(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4.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性动机。(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5.

当人们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就可能感到安全、有依靠,增加了生活和活动的勇气。(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6.

对挫折情境的改善,首先应该预防挫折的发生,即对一件事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估价。挫折发生后,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改变情境的另一种办法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折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7.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如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8.

应激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9.

我们只需对负性情绪(如恐惧、愤怒、忧伤等)进行调解,不必对正性情绪(如高兴、欢喜、快乐等)进行调节。(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0.

刺激猫的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恐惧反应消失。(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1.

正、负情绪的脑电活动的比较研究说明,正情绪引起左半球更多的脑电活动,而负情绪引起右半球更多的脑电活动。(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2.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没有影响。(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3.

早期童年经验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4.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5.

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肤浅,善于交际。(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