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反 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同 方向变动。

  1. 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 供给量 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 供给 的变动。
  3.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同方向 变动。
  4.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 价格 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5.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有 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缺乏 弹性。
  6. 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 互补 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 富有 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 消费者 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或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 边际产量递减 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 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 C)时,它的供给量( ):

A.上升,不变? B.上升,减少?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

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A )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D.消除了稀缺性

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A )

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B.供求平衡

C.由于供给过剩,消费者已不愿意购买D.生产者的产品全卖了出去

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 )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

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 )

A.0.5% B.2.5% C.4.5% D.5.5%

1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D )

A.价格弹性大于1 B.收入缺乏弹性 C.需求缺乏弹性 D.需求富有弹性

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B)

A.递增 B.递减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12.当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C )

A.完全替代的 B.互不相关的 C.完全互补的 D.不能完全替代

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D )

A.单人业主制 B.多人业主制 C.合伙制 D.股份制公司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B)

A.技术水平提高 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 D.成本增加

三、判断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机会成本在递增。(× )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3.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存量。(√ )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减少汽车的需求。(×)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

6.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相同的。(√)

9.汉堡包与热狗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

11.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 )

1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

四、计算题:

  1.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 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D  S

则350-3P  -250+5P ∴ 均衡价格P  75

D 350-3P 125 S  -250+5P125

  1. 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0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已知 P11.20元,Q1800公斤,E2.4, P/P25%

由需求弹性公式 :E( Q/Q) /( P/P) 得: Q/QE× P/P2.4×25%60%

降价后的需求量Q2Q1+ Q800+800×60%1280公斤,价格P2P1×(1-25%)0.90元

降价前的总收益TR1P1Q11.20×80096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2P2Q20.9×12801152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增加了TR2-TR11152-960192元。

  1. 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下表:
X商品 边际效用 Y商品 边际效用
1 100 1 200
2 90 2 170
3 80 3 140
4 70 4 110
5 60 5 80
6 50
7 40
8 30
9 20
10 10

 

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多少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

解:

X商品边际效用MUX/10Y商品边际效用MUY/20

1? 10010?1??200??10

290 9?2??170??8.5

380 8?3??140??7

470 7?4??110??5.5

560 6?580??4

650 5

740 4

830 3

920 2

10? 10 1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MUX/PXMUY/PY, PXQX+PYQYM,

??计算可知,当QX4,QY3时,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五、问答题:

  1. 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首先,从放开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注意完全放开也不太合适,因为铁路现在是垄断部门,而且买火车票大部分是低收入者。如果严格限制价格,不利于调节供求关系,而且限制价格还会出现票贩子。这里可以从这一方面考虑,应采取什么办法,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逐步放开火车票的价格,同时大力发展其它运输工具,如发展公路、水路,也可以分散一部分运力。

  1. 假定某国政府为增加收入,决定对汽车和香烟征收附加税。分析征税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什么影响。

税收负担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割称为税收分摊,税收负担最终由谁承担称为税收归宿。香烟是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的商品,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不敏感,无法及时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应敏感,可以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供给,那么,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汽车是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的商品,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敏感,能及时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需求,而生产者对这种商品的价格反应不敏感,无法根据价格调整自己的供给,那么,税收就主要落在生产者身上。

3.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1)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噢大话,或者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当某种物品价格及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品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及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

(2)消费者购买一定量某吴萍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它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低贱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雪球量与价格比让城反方向变动。

为防止恶意复制盈利,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guokai7057免费获取本科目电子版答案。国开题库网,免费提供开放大学网课答案。

国开题库网客服联系方式

国开题库网客服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