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外国文学专题形考4最新电大国开网课《外国文学专题》形考4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什么是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简答题 (15 分) 13分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是一场发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的文学运动,在那期间一大批相关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流行于欧洲并最终流行于全世界。说起这场文学爆炸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位主将:阿根廷的胡利奥·科塔萨尔、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坛上突然出现一种井喷式的景观:各种文学流派争芳斗艳,一大批出色的作家纷纷登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很快把拉丁美洲文学推向高峰,进入国际先进的行列。从60年代到80年代,有四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瓜德罗普的圣琼 • 佩斯、1967:危地马拉的米格尔 • 安赫尔 • 阿斯图利亚斯、1971:智利的聂鲁达、1982:哥伦比亚的加夫列夫 • 加西亚 • 马尔克斯)。评论界把这种现象称作“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在文学爆炸时期出现的文学流派有魔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神奇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魔幻现实主义是其中成就较大、影响深远的一个流派。

2.什么是未来主义?
简答题 (15 分) 12分
未来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欧洲许多国家。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帕拉泽斯基和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未来主义者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追求文艺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为宗旨,主张作家应歌颂和赞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速度的美、力量和竞争,甚至认为战争、暴力、恐怖能摧毁旧的一切,所以也应加以歌颂。在艺术形式上,他们强调直觉,排斥理性和逻辑。有的未来主义者甚至要求取消语言规范,取消形容词 、副词和标点符号,以字形的变化、图案的拼贴和组合、数学符号、乐谱等来表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不可理解的事物。

3.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简答题 (15 分) 13分
(1)小说应该摆脱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客观地描写物质世界。著名论断:“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我们必须制造出一个更加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以代替现有的这个充满心理的、社会的和功能意义的世界。让物件和姿态首先以它们的存在去发挥作用。”这就是说,对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作为作家,不能给它加上它本身不具有的意义,而只能直接描写它,表现它。

(2)对于小说人物,不能按照作家的意思给予各种解释,只能将其刻画出来,让他们存在。小说人物的意义往往是作者加上的,没有必要,作者只需要将人物摆在那里就行了。

(3)对于人和物的关系,他认为人透过物质表面看到的所谓“意义”或“深度”其实是假的,只不过是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的存在泛化而已。新小说派小说家描写物时并不要去探求所谓的物质深处的意义,而只看到它们的表面,正如现实中人物看到物件一样,并不能发现什么深层的含义。“物”并不见得有什么意义,它们的所谓意义其实是人加上去的。

4.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答题 (15 分) 12分
(一)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体现在4方面: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

(二)创作方法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多元性同后现代文化的多元性相关。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种多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融合贯通之中。后现代主义精神虽然与现实主义相去甚远,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三)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人们通常认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后现代主义是以“语言”为中心。

后现代主义文学并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主要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和黑色幽默小说。

5.黑色幽默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简答题 (15 分) 12分
1.库特 • 冯尼格特,他的主要作品有:《自动钢琴》、《夜妈妈》、《猫的摇篮》、《冠军的早餐》、《囚犯》、《蓝胡子》、《欺骗》,代表作长篇小说《五号屠场》。

2.唐纳德 • 巴塞尔姆,代表作《白雪公主》。

3.托马斯 • 品钦,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熵》、长篇小说《V》、《叫卖第49号》,代表作是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

4.约翰 • 巴思,主要作品有小说《漂浮的歌剧》、《路的尽头》、《烟草经纪人》、《羊童贾尔斯》、《迷失在开心馆中》、神话小说《喀麦斯》、自传体小说《曾经沧海》等,著名论文有《枯竭了的文学》,代表作《烟草经纪人》。

5.约瑟夫 • 海勒,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雪堡》;剧本《我们轰炸了纽黑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第二十二条军规》 和 《克莱文杰的审判》; 长篇小说《出了毛病》、《像高尔德一样好》、《第二十二条军规》、《天晓得》、《可不是闹着玩的》(与沃格尔合著)、《给他拍张照》和《最后一幕》(实际上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集)。

二、论述题(共25分)
6.试论述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
简答题 (25 分) 22分
1、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荒诞性和人生的无意义。马丁·艾思琳在《荒诞派戏剧》的序言中指出:“广泛的意义上讲,荒诞派作品的主题,都是人类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闷心理。”《等待戈多》就是写人类在荒诞的世界里有所期盼又失落的苦闷心理。

2、在创作方法上废弃传统的戏剧形式,创造了所谓的“反戏剧”,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无鲜明的个性,对话语无伦次等。

3、在寓意上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在貌似荒诞的事物里面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在思想内容上着力表现作家对人生的哲学层面的认识:人生无意义、无价值,悖理而荒诞。它所反映和批评的主要不是具体的人和事,也不是某个社会问题和某种道德准则,而是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揭示和嘲讽,因而荒诞派戏剧在内容上具有象征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二)艺术特点 :1.非理性性的情节结构。 2.抽象的人物。 3.直喻的舞台形象。 4.不合逻辑的戏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