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
题目1-10
9.在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中,( )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主体。
0~3岁通常又合称为( )。
婴幼儿保教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
对2岁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关系人是( )。
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 )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对于0-3岁阶段来说,其保育与教育内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教育对象除了0~3岁婴幼儿之外,还包括( )。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方法的独特性体现在( )。
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 )。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看来,6月龄婴儿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 )。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 )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表现出来的发展敏感期包括语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和( )。
依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下列表述中,( )不是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启示。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把不熟悉的事物纳入已有的心理图式之中,这个过程称作( )。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在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中,婴儿T在第48周先开始爬梯练习,婴儿C则是在第53周才开始练习,那么两者在第55周时的爬梯能力( )。
婴幼儿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主要表现在脑细胞发育的潜力,还表现在( )。
婴幼儿之间互不理睬,偶尔互相触摸、微笑、发出声音和短暂的注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
下列婴儿感知觉中,最先发展的是( )。
从实用与便捷的角度看,( )是判断婴幼儿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最常用的指标。
从4月龄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表现有差别、有选择的微笑,这种微笑行为属于( )。
婴幼儿动作发展最先抬头、挺胸,接着是双臂、双腿的动作,之后是手部灵巧动作。这体现的动作发展规律是( )。
( )可以较好地反映婴幼儿的长期营养状况。
新生儿视觉最佳聚焦距离是( )。
国开电大《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2:
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成人可以采用补授法和( )。
0-3月龄婴儿大肌肉动作发展重点在于( )和四肢肌肉灵活性的提高。
下列情形中,( )不是造成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0~6月龄婴儿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是( )。
为了避免出现窒息等意外伤害,通常让婴儿采用( )姿势睡觉。
9.为了促进0-6月龄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人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倾听和( )的机会。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0-6月龄婴儿家庭教养重点的是( )。
对于0~6月龄婴儿来说,( )是最佳的喂养方式。
下列关于7-12月龄婴儿饮食行为的做法中,( )是值得鼓励的。
7-12月龄婴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 )。
10-12月龄婴儿情绪发展的教育策略是( )。
8月龄婴儿应接种( )疫苗,1岁时接种流脑和乙脑疫苗。
下列描述中,属于7-12月龄婴儿家庭教养重点的是( )。
当婴儿发生腹泻时,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造成( ),甚至危及生命。
给婴儿添加辅食时,错误的添加方法是( )。
( )是7~12月龄的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