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验5
一、判断题
1936年的七七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拉开日本吞并东北的序幕。
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
日军侵占南京后,不仅屠杀手无村铁的中国百姓,而且无情摧残文化古迹,夫子庙建筑群、牛首山幽栖寺、陈武帝万安陵前的石麒麟均被日军毁坏。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遇难同胞达20万人以上。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一二九师主力在山西新军的配合下,粉碎了日军对太行和太岳根据地的“扫荡”。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决定党的路线、通过新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三个历史性任务。
中国共党党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
国共谈判最后,双方代表签订了 “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自延安收复战开始,革命战争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转折点,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同敌人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的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构成了《共同纲领》的政策基础。
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
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制定一部“临时宪法”。
二、单选题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国共合作、联合抗日
国共合作、反蒋抗日
1936年10月蒋介石到达西安,目的是为了( )。
参加谈判
督战
例行视察
抗日
发生于1937年的(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的抗日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共产共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统一抗日宣言》
《国共合作抗日宣言》
( ),日军侵占南京,揭开了南京大屠杀的帷幕。
1936年12月13日
1937年12月13日
1936年12月23日
1937年12月23日
下列对百团大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纪录
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日军北上计划被推迟
激发了中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奠定了全党思想一致的理论基础的大会是( )。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 ),一举歼灭阎锡山部3万余人,直接配合了我党在谈判中的地位。
上党战役
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
渡江战役
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 )。
自卫反击战
自卫游击战
防御攻击战
自卫防御战
1948年8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时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毛泽东所说的“山坳子”指的是( )
豫东战役
豫西战役
晋北战役
晋西战役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 )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华东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
西北野战军
1949年3月5日到13日,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 )举行。
北京
延安
井冈山
西柏坡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辽沈
淮海
平津
华北
1949年3月23日上午, 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把进北平比作“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与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标志着( )。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以下( )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
《临时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定都北京、公元纪年
一、判断题
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党的十九大科学地把握住了中国发展的脉搏,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明确提出和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把这一思想当作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马英九两岸领导人于2014年11月7日实现了跨越66年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进程,对两岸关系行稳致远影响巨大。
对
错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被称作新古田会议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又在古田召开,以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军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对
错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对
错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对
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
错
二、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新时期
新阶段
新征程
新时代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庄严宣告的。
99周年
95周年
100周年
98周年
①②
①②④
①②③④
②③④
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以文件的形式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和经验作出结论,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高度政治自觉。至今,我们党制定过3个历史决议,不包括( )。
1945年,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关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在我们党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之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之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之际的历史性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______到______,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_____到_____,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 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二〇二五年到二〇四〇年; 二〇四〇年到二〇五〇年
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 二〇三〇年到二〇四五年
二〇三五年到二〇四五年 ; 二〇四五年到二〇六五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 )大会的会议主题。
十八大
十九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九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部署。
物质文明建设
法制建设
思想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 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
①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②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