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并说明复合词和派生词的异同。
简答题 (25 分)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例如 “天”“地”“人”“葡萄”“琵琶” 等,其中 “天”“地”“人” 是单音节单纯词,“葡萄”“琵琶” 是多音节单纯词(连绵词),它们都不能再拆分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合构成的词是合成词。比如 “火车”“热爱”“提高”“计算机” 等。“火车” 由 “火” 和 “车” 两个语素组成;“计算机” 由 “计”“算”“机” 三个语素组成 。
复合词:是合成词的一种,由不同的词根组合而成。像 “火车” 是由 “火” 和 “车” 两个词根复合而成;“热爱” 由 “热”(表示程度)和 “爱”(表示动作)两个词根组合;“提高” 由 “提”(动作)和 “高”(表示结果)两个词根构成。
派生词:也是合成词的一种,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例如 “老师”,“老” 是词缀,“师” 是词根;“老虎” 中 “老” 是词缀,“虎” 是词根;“桌子” 的 “子” 是词缀,“桌” 是词根。
复合词和派生词的异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属于合成词,都是由多个语素组成。不同点是,复合词是由词根与词根组合而成,词中各部分都是有实际意义的词根;而派生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词缀一般没有实际词汇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如 “老师” 的 “老”、“桌子” 的 “子”,它们依附于词根,帮助构成新词。
2.
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简答题 (25 分)
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和语法功能标准,其中语法功能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
形态标准:指词的形态变化,即通过词的词形变化来判断词类。在印欧语系中应用较多,比如英语里,名词有单复数变化,像 “book”(单数)和 “books”(复数);动词有时态变化,“work”(原形),“worked”(过去式)。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形态标准在汉语中应用受限 。
意义标准: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比如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是名词,“苹果”“学校”;表示动作行为的词是动词,“跑”“吃”。但意义标准存在模糊性,如 “战争” 和 “战斗” 意义相近,但 “战争” 是名词,“战斗” 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语法功能标准:依据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以及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能力来划分词类。例如,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像 “太阳出来了” 中 “太阳” 作主语;动词常作谓语,“他跑步” 中 “跑步” 作谓语;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美丽的花朵” 中 “美丽” 修饰 “花朵”。在汉语中,语法功能标准能更准确地划分词类。
3.
如何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
简答题 (25 分)
积极方面: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能丰富语言表达形式。比如 “yyds”(永远的神),简洁又形象地表达出对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赞美,这种表达新颖独特,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为语言增添了活力;“绝绝子”,可以用来表示极好或极差,用法灵活,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 。同时,网络语言传播速度快、使用便捷,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交流需求。像 “awsl”(啊我死了),简单几个字母就能表达出看到可爱事物时激动的心情,方便快捷,能迅速传达情感。此外,网络语言还是特定群体的身份标识,增强群体认同感。例如一些游戏玩家群体使用的 “开黑”(组队玩游戏),只有在这个群体中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使用这些词汇能让成员产生归属感。
消极方面:部分网络语言规范性差,可能影响语言的正确使用。例如 “酱紫”(这样子),虽然在网络交流中能明白意思,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使用,会破坏语言的规范性,尤其不利于青少年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而且网络语言更新换代快,很多词汇流行一时后就被淘汰,不利于语言的传承和稳定发展。比如曾经流行的 “火星文”,使用一些生僻字或符号替代正常汉字,虽然有独特风格,但难以长久流传,还可能造成交流障碍。所以,对待网络语言,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合适的场合正确使用。
4.
繁体字“馬”简化为“马”,所以“媽瑪碼”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马”,这几个字写作“妈玛码”,“徹”简化为“彻”,请问“澈”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切”?为什么?“澉、橄”中的字符“敢”能不能简化为“干”?为什么?
简答题 (25 分)
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含义:现代汉字规范化是指对现代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和规定,使汉字在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以促进汉字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应用。具体包括字形规范、字音规范和字义规范等方面,其中字形规范是重要内容之一 。
推行字形规范的原因:统一的字形规范有助于提高汉字的使用效率。规范字形后,人们在书写和认读时更加便捷,减少因字形差异带来的误解和错误。比如 “泪” 和 “淚”,规范为 “泪” 后,书写更简便,大家统一使用规范字形,交流起来更加顺畅。而且规范字形有利于汉字的信息化处理。在计算机文字处理、信息检索等领域,需要统一的字形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地存储、传输和处理。如果字形不规范,计算机识别和处理时容易出现错误。此外,字形规范对文化传承和教育也很重要。规范的字形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传承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方便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传播。在学校教学中,统一规范的字形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书写,提高教育质量。
5.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请举例说明。
简答题 (25 分)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广泛传播,对其应秉持客观全面的态度,具体分析如下:
积极方面丰富语言表达: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能极大地丰富语言的表达形式。例如 “内卷”,原本是一个学术概念,在网络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形容过度的内部竞争状态,简洁且精准地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让人们在交流时能更形象地表达对这类现象的看法。再如 “凡尔赛文学”,通过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等方式进行炫耀,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语言增添了趣味性,丰富了人们表达 “炫耀” 这一语义的手段 。
提高交流效率:网络语言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交流需求。像 “yyds”(永远的神),短短几个字母就能表达出对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赞赏,在追求高效沟通的网络环境中,这种简洁的表达能快速传达情感,节省交流时间。“666” 表示某人或某物很厉害、很牛,在游戏、社交媒体等场景中,使用这类网络语言能迅速对他人的表现给予肯定,提升交流效率。
增强群体认同:网络语言是特定群体的身份标识。比如在二次元文化群体中,“二次元”“萌”“番剧” 等词汇是他们交流的常用语,这些词汇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交流空间,使群体成员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通过使用这些网络语言,群体成员能更轻松地找到彼此,增强群体凝聚力。
消极方面影响语言规范:部分网络语言规范性较差,可能对语言的正确使用产生负面影响。例如 “绝绝子”“yoyoyo” 等词,虽然在网络语境中能被理解,但这类表达缺乏传统语法和词汇规范的支撑,在正式的书面表达和严肃的交流场合中使用,会破坏语言的规范性,尤其不利于青少年对规范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造成交流障碍:网络语言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许多词汇流行一段时间后就被淘汰。像曾经流行的 “火星文”,使用大量生僻符号和变形汉字,虽然具有个性化特点,但由于其难以被广泛理解,不仅不利于语言的传承和稳定发展,还容易在不同群体之间造成交流障碍,阻碍信息的有效传递。
6.
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简答题 (25 分)
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含义:现代汉字规范化是指对现代汉字的形、音、义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和规定,使其在使用上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具体涵盖字形规范、字音规范和字义规范等方面。其中,字形规范是确保汉字书写和认读一致性的关键,它规定了汉字的笔画、结构、部件等方面的标准形式,使人们在书写和识别汉字时有章可循 。
推行字形规范的原因提升交流效率:统一规范的字形能够有效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当所有人都遵循相同的字形标准时,在书写和认读过程中就会减少因字形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错误。例如,规范后的 “简化字” 相较于繁体字,书写更加简便快捷,在日常交流和信息传播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书写速度和阅读效率,使信息能够更顺畅地在不同人群之间传递。
助力文化传承:规范的字形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字形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规范字形可以让人们更准确地解读汉字的本义和演变过程,进而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在学校教育中,规范的字形也便于教师传授汉字知识,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适应技术发展:在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文字处理、信息检索等领域对汉字的字形有严格要求。统一规范的字形标准有助于计算机准确识别和处理汉字信息,避免因字形不统一而出现乱码、识别错误等问题。这对于保障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