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6 分 )

  1. 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品,是( )。
    A. 边际产品价值 B. 边际收益 C. 边际产品 D. 边际生产力
    答案:(C)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 )。
    A.VMP=W B.P=W C.MP=W D.MR=W
    答案:(A)
  3.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D.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答案:(C)
  4.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
    A. 不平均,平均 B. 平均,不平均 C. 不平均,不平均 D. 平均,平均
    答案:(B)
  5. 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这是( )。
    A. 信息不对称 B. 垄断 C. 逆向选择 D. 受托代理
    答案:(A)
  6.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 )。
    A. 是限制的 B. 是提倡的 C. 不管的 D. 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答案:(A)
  7. 某人的吸烟行为属(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 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D)
  8. 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科斯定理,此问题妥善解决的办法是( )。
    A. 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B. 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 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D. 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答案:(B)
  9. 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 )。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净值 D. 国民收入
    答案:(B)
  10. 从使用角度考察,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上,这种方法是( )。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 无法确定
    答案:(A)
  11. 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答案:(D)
  12. 通货膨胀是( )。
    A.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 货币发行量超过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
    答案:(A)
  13. 当消费函数为 C=C0 + bY,C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大于、等于、小于边际消费倾向都有可能
    答案:(A)
  14.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
    A. 大于 1 B. 等于 2 C. 等于 1 D. 小于 1
    答案:(C)
  15. 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 )
    A. 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 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 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答案:(B)
  16. 投资乘数( )。
    A. 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 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 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 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

  1. 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 )。
    A. 工资率 B. 闲暇 C. 劳动者拥有的财富状况 D. 社会习俗 E. 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答案:(ABCDE)
  2. 外部性可以分为(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E. 政府的外部经济
    答案:(ABCD)
  3. 国内生产总值的缺欠表现为( )
    A. 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成本 B. 三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科学
    C. 不能反映环境污染和生态状况 D. 不能准确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E. 不能全面地反映整体经济活动
    答案:(ACDE)
  4. 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A. 劳动力供求状态 B.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C. 政府政策的影响 D.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E.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答案:(BCD)
  5.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
    A. 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B. 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C.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D.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E.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答案:(ABCE)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

  1. 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
    答案:(√)
  2. 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
    答案:(×)
  3.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表示分配越平等。( )
    答案:(×)
  4. 交易费用为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
    答案:(√)
  5. 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 )
    答案:(×)
  6. 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区别是计算方法的不同。( )
    答案:(√)
  7. 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
    答案:(√)
  8.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
    答案:(√)
  9. 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
    答案:(×)
  10. 乘数理论是一把 “双刃的剑” 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
    答案:(√)

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8 分 )

  1. 边际产品价值
    答: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和产品价格 P 的乘积。
  2. 基尼系数
    答:是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
  3. 不完全信息
    答:又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4. 科斯定理
    答: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5. 公共物品
    答: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6. 国民生产总值
    答: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的。

五、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

  1. 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2. 周期性失业
    答: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因而常常又称为 “需求不足型失业”
  3. 边际消费倾向
    答: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

六、论述题(每题 9 分,共 15 分 )

  1.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
    答:劳动的供给不仅取决于劳动的价格 —— 工资,而且也取决于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或闲暇时间的多少。一是工资率,劳动供给和工资率成同方向变化,即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越多;反之,工资率低,劳动供给少。二是闲,劳动供给和闲暇的效用成反方向变化,即闲暇效用越大,则劳动供给越少;反之,闲效用越小,劳动供给增加。
    劳动者能把多少时间用于闲暇时,主要考虑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 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是劳动者享受闲暇的代价,它代表享受 1 小时闲暇必须牺牲 1 小时工资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小时工资率越高,即闲暇的机会越来越高劳动者会多选择劳动、少选择闲暇;反之,小时工资率越低,即闲暇的机会成本低,劳动者会少选择劳动,多选择闲暇。劳动与闲暇时间的最优选择,即理想的均衡就是 1 小时闲暇的边际效用等于 1 小时劳动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效用。
  2. 什么科斯定理,如何评述?
    答:科斯定理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科斯定理宣称,只要交易费用为零,不论产权归谁,自由的市场机制总会找到最有效率的办法,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评述:交易费用为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科斯定理的意义与其说道明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效率结果与产权无关的结论,还不如说表明了存在交易费用时产权制度是如何作用于或影响经济效率结果的。科斯定理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命题:交易费用与发生交易时的产权种类是有关的,产权系统对效率发生作用。产权界定会带来效率,因为只要产权明确界定,交易各方就会力求降低交易费用、增加资源产出,将经济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之和最小化,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产权交易过程也会导致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作为资源配置的结果,如果通过产权交换,每个当事人都可能得到更多的福利。
  3. 什么是 GDP?其构成部分有哪些经济特征?
    答: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 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GDP 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最终产品是指在此阶段生产出来后就归消费者直接消费和扩大再生产用的产品和劳务。
    (2)计入 GDP 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生产性劳务在现代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把非生产性劳务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情况,也才能准确地反映国民的生活水平。
    (3)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折旧是对原有资本存量消耗的补偿。折旧可以反映资本设备的更新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程度
    (4)计入一定时期的 GDP 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
  4. 简述投资乘数的作用及其作用发挥的基本条件和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
    答: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乘数是从两个方面发生作用的。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 “双刃的剑”。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乘数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一些基本条件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 “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5. 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谈一谈外部性如何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答: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表现为:外部经济时,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外部不经济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这无疑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当。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产生外部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小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换言之,当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不能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同时能够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当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不能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同时能够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效果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不能保证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而只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国开题库网客服联系方式

国开题库网客服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