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 
1.管理信息系统的( )描述的是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组成及其连接方式、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技术参数。 单选题 (2 分) 2分
- 
2.( )的任务是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控制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 单选题 (2 分) 0分
- 
3.描述管理信息系统( )的功能模块组成,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的进一步补充和细化,一般可以用系统模块结构图的形式展示。 单选题 (2 分) 2分
-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管理、信息和系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单纯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往往表现为一个应用软件系统,其开发方法的产生源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 
5.( )是最早的网络计算模式。 单选题 (2 分) 2分
- 
6.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 
7.按系统生命周期理论,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 
8.为了使系统开发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需要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这就是( ),它贯穿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单选题 (2 分) 2分
- 
9.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 
10.从使用者角度看,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 )。 单选题 (2 分) 2分
- 
11.数据字典描述的信息有( )。 单选题 (2 分) 2分
- 
12.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是完成( )。 单选题 (2 分) 2分
- 
13.下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更适合确定用户需求的方法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 
15.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结构是按( )划分的。 单选题 (2 分) 2分
- 
1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具有生命周期,通常被分为( )阶段。 多选题 (4 分) 4分
- 
17.软件危机开始爆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多选题 (4 分) 4分
- 
18.在BPR的定义中有( )基本特征。 多选题 (4 分) 4分
- 
19.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主要步骤:( )。 多选题 (4 分) 4分
- 
20.规避IT服务外包风险的方法如下:( )。 多选题 (4 分) 4分
- 
21.可行性报告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编写格式,该报告的内容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多选题 (4 分) 4分
- 
22.按管理职能,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 )。 多选题 (4 分) 4分
- 
23.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通常所说的管理信息系统多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即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管理信息系统多是以( )等为基础的。 多选题 (4 分) 4分
- 
24.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 )部件组成。 多选题 (4 分) 4分
- 
25.对于一个管理组织,在进行自身管理信息化建设时,有多种开发建设方式或策略可供选择,主要包括( )等。 多选题 (4 分) 4分
- 
26.B/S模式是一种从传统的两层C/S模式发展起来的网络计算模式,这种网络计算模式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判断题 (2 分) 2分
- 
27.需求调查也称为系统调查,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工作,通常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它们分别在总体规划阶段和系统分析阶段进行。 判断题 (2 分) 2分
- 
28.从结构上看,C/S模式是指进程间的“请求”和“服务”的上下级关系,它将网络上的应用划分成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大部分。 判断题 (2 分) 2分
- 
29.管理信息系统乃至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这个过程符合自然界中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生命历程被称作系统生命周期。 判断题 (2 分) 2分
- 
30.客户机是指与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直接交互的硬件设备;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是指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判断题 (2 分) 2分
- 
31.新系统逻辑模型是指经分析和优化后,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因它不同于计算机配置方案和软件结构方案等实体方案,故称其为逻辑方案或逻辑模型。 判断题 (2 分) 2分
- 
32.系统分析也称为系统逻辑设计,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它处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上接总体规划,下连系统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判断题 (2 分) 2分
- 
33.需求分析分为总体需求分析和详细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总体需求分析也称为总体规划,主要目的是明确未来系统“干什么”的问题;详细需求分析也称为系统分析,主要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 判断题 (2 分) 2分
- 
34.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以硬件设备的物理位置安排和拓朴结构等方式展现。 判断题 (2 分) 2分
- 
35.瀑布模型是一种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系统开发项目。 判断题 (2 分) 2分
- 
36.组件式开发是指利用已有的功能模块或软件系统(如中间件),遵循一定的应用架构(如SOA),辅以必需的编码过程,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方式,这里的一块块“积木”就是组件。 判断题 (2 分) 2分
- 
37.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中的每个数据流、文件和数据项加以描述,我们把这些定义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数据字典。 判断题 (2 分) 2分
- 
38.文档是系统开发建设的生命线,它贯穿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系统开发的各个层次和阶段都要有相应的文档。 判断题 (2 分) 2分
- 
39.执行控制子系统的任务是确保中层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效进行。 判断题 (2 分) 2分
- 
40.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应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 判断题 (2 分)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