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诗学》正确选项是(A)亚里士多德。
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正确选项是(B)埃斯库罗斯。
3.《埃涅阿斯纪》正确选项是(B)维吉尔。
4.《麦克白》正确选项是(D)莎士比亚。
5.《十日谈》正确选项是(A)薄伽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它们在奴隶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是欧洲文学史的源头。
2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现象、某些习俗与名称来源的故事。
3《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
4中世纪初期民间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普》,冰岛人民的 “埃达” 和 “萨迦”,芬兰人民的史诗《卡勒瓦拉》。
5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代表作家是拉伯雷,他的代表作是《巨人传》。
三、简答题 (每题15分,共45分)
11.
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主要特征?
简答题 (15 分)
人文主义文学具有如下特点: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倾向;注意写实,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还保留着许多传统因素,并与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善于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着重从道德心理上进行刻画,而不注重对人们的客观物质关系进行分析;人物性格较复杂较完整;注重民族特色,表现爱国情绪,用民族语言进行写作。
12.
简述欧洲中世纪法国骑士文学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简答题 (15 分)
在宗教文学盛行的同时,民间文学也在发展。英雄史诗是其中的重要品种。中世纪初期。主要有凯尔特人的有关胡林和菲恩的英雄故事以及关于亚瑟王的传说,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意为“歌谣”)和“萨迦”(意为“英雄传说”),芬兰人的史诗《卡勒瓦拉》等。这些作品以反映氏族部落制度瓦解时期的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主要内容。《贝奥武甫》约形成于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史诗写公元6世纪时住在瑞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部落首领贝奥武甫建功立业、继承王位,晚年与危害百姓的火龙搏斗并英勇牺牲的故事。《贝奥武甫》是出现较早,保留最完整的英雄史诗。
13.
什么是“流浪汉小说”?
简答题 (15 分)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四、论述题(共25分)
14.
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简答题 (25 分)
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中(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才情,同时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形象。其性格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忧郁,敏感,勤于思考,善于剖析,易于冲动。其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快乐的王子” (在威登堡大学时代)——“忧郁的王子” (以“启幕”开始)——“延宕的王子” (“戏中戏”前后)——“行动的王子”(“复仇的王子”,宫廷比剑前后)的曲折复杂的过程。 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加上地位至尊,哈姆莱特成了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正是这种乐观思想,使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父亲是理想的化身,母亲是爱的象征,父亲和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能使这种结合得以实现和存在的世界是“美好的花园”,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那时的哈姆莱特是“快乐的王子”。但是,正当哈姆莱特快乐度日之时,冷酷的现实给了他一连串的打击: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朋友背叛,恋人被敌人利用,这一些使世界变得“颠倒混乱”。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在昔日的理想被击碎的情况下,他一方面激愤地诅咒这个“冷酷的人间”,一方面又深入地思考与研究生活于其间的人。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或延宕),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延宕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最后,延宕也使哈姆莱特行动上由主动变成了被动,在孤军反抗中和敌人同归于尽,虽然达到了复仇的目的,但却没有担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留下一个悲剧的结局。 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他的悲剧结局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根源在于那个混乱颠倒的时代。 在资产阶级文学史上,哈姆莱特是表现个人与社会冲突,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杰出的艺术典型,是新兴资产阶级先进人物的代表,是坚持社会改造,坚持进步的英雄形象。他的“重整乾坤”的斗争确实失败了,但是,他对人生意义(“生存”与“毁灭”)的探索后继有人;他那改革社会的伟大事业还在继续。通过“悲”所引起的“快感”,将永远激发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哈姆莱特一类人物远离人群,孤军奋斗的弱点,也能启迪人们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