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天路历程》正确选项是(A)约翰・班杨。
2.《熙德》正确选项是(B)高乃依。
3.《鲁滨逊飘流记》正确选项是(C)笛福。
4.《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正确选项是(B)菲尔丁。
5.《阴谋与爱情》正确选项是(D)席勒。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喜剧代表作家主要有莫里哀。
2.诗人弥尔顿是 17 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晚年全力投入诗歌创作,完成了三部借宗教题材表现革命内容的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长诗《失乐园》。
3.18 世纪德国的莱辛是美学理论家、作家和戏剧家,他的理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对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18 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英国感伤主义作家中,以斯忒恩和哥尔德斯密斯最为重要。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感伤的旅行》和《威克菲牧师传》。
5.18 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等。
6.18 世纪法国 “百科全书派” 的主要代表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的代表作有作者的自传《忏悔录》。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创作历时 60 年。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主人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人生理想的道路和他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3.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简答题 (15 分)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包括:(一)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古典主义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不少作品直接歌颂国王贤明,或者由国王充当矛盾的裁决者和调停人。对于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非法活动加以犀利抨击,表现出拥护中央王权的强烈政治倾向性。(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主张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的矛盾,因而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有的作家将吝啬、伪善、淫邪等等看作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欲横流,力求加以讽刺。(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古典主义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上的恶习和弊端,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不法分子和团体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尤其是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四)在艺术规范和标准上,要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戏剧需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三一律”的创作规则是建立在对希腊古典戏剧创作规则的曲解上的。“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此外,古典主义对文学体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和民间文学,反映了一种贵族观念。
14.
什么是启蒙运动?启蒙文学有哪些特征?
简答题 (15 分)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启蒙文学的特征:1.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弘扬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创立天赋人权。2.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做主人公甚至英雄进行描写,成功塑造了鲁滨逊、浮士德、费加罗等艺术典型,显示出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
15.
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家?
简答题 (15 分)
18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赫尔德尔是这一运动精神领袖。“狂飙突进”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把矛盾指向封建制度,它比启蒙运动具有更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并带有狂热的、脱离人民的个人主义性质。由于德国不具备进行政治革命的客观条件,“狂飙突进”运动始终局限在文学领域。歌德和席勒是“狂飙突进”运动最主要的作家。
四、论述题(25分)
16.试分析达尔杜弗的形象。
简答题 (25 分)
.答:他是一个典型的宗教骟子。他伪善、狡黠、凶狠,伪善是他的主导性格。达尔杜弗伪装虔诚,实际上他是以此为手段,满足他贪色、贪食、贪财的私欲。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不重物质享受的苦行主义者,实际上却贪图口福和安逸;他表面不爱财,实际上却千方百计地想占有奥尔贡的全部家产;他装得清心寡欲、道貌岸然,俨然是一个抛弃人间一切情欲的“圣徒”,其实却灵魂肮脏,不但想占有奥尔贡的女儿,还调戏、引诱奥尔贡的妻子。达尔杜弗十分狡猾奸诈,善于随机应变保护自己。当大密斯向奥尔贡告发达尔杜弗调戏艾耳密尔时,达尔杜弗面临险境,不惊不慌,先承认被揭发的丑事,又一再自责,转而巧妙地装出一副受了冤枉而又不愿意揭穿冤枉他人的样子,以守为攻,摆脱了困境,并使奥尔贡再次上当,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将财产继承权给了他。凶恶狠毒是达尔杜弗的又一特点。当他的伪装被彻底揭穿时,于是便露出凶相,要置奥尔贡一家于死地。莫里哀通过达尔杜弗这一形象,集中概括了天主教会的伪善和封建贵族贪婪凶残的本质,暴露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这个形象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西方语言中,“达尔杜弗”已经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