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任务形式:各分部自行设计与安排。(可采用日常学习记录的方式,也可根据课程特点及实际教学情况自行设计与组织学习活动)
要求:
1.若采用日常学习记录的方式,要求学生提交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建议包括日常自主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参与讨论情况、作业提交情况、学用结合情况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相关数据。
2.若分部自行设计或组织的学习活动,根据分部要求直接提交相应的作业。
评分标准:本次作业以100分计算。
1.学习记录包括:学生到课情况、参与讨论、发言情况(包括课堂和网络)、按时提交作业情况、学用结合情况等。
任课教师可参考如下标准给予评判:
(1)面授或辅导课程到课率(30分);
(2)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讨论或学习活动(30分);
(3)作业完成和及时提交情况(20分);
(4)班级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学习态度积极(20分)。
2.若分部自行设计或组织的学习活动,由分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评分标准。
参考:
一、日常自主学习情况
学习内容与进度:
本学期我主动学习了《活着》等课程内容,通过教材阅读、网络资源搜索(如CNKI、知乎、B站等)以及参考书籍的辅助,对课程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我按照学习计划,每周平均投入[具体时间,如5小时]进行自主学习,确保跟上课程进度。
学习方法与效果:
我采用了笔记记录、思维导图、朗读背诵、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学习,这些方法帮助我更好地掌握了大学语文的课程。
通过自主学习,我觉得自己在[如文学鉴赏能力、写作技能、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二、参与讨论情况
课堂讨论:
1.在课堂讨论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认为自己在讨论中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交流中获得了新的启示和见解。
网络互动:
2.在课程论坛/微信群中,我主动发帖7次,回复他人帖子13次,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作业提交情况
本学期我每次作业都完成了,均按时提交,并在老师的反馈下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写作练习、演讲比赛、文学创作中,我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并取得了好评。
通过这种学用结合的方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