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2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15道判断题 ,已配置 100 分

题目1-15

1.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以下四项中错误的理解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意识是一种觉知。

  2.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3.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4. 意识是一种假象。

2.

1973年,心理学家麦凯做了一项试验,用耳机向被试的两耳呈现不同的材料,要求被试只听其中一耳的内容,而尽量避免听另一只耳朵的内容。在要求被试听的材料里包含了一些歧义词,而且在所处的语境中不能确定其具体含义。例如:在句子“They threw stones toward the bank yesterday”中,单词“bank”是一个歧义词,可以指“银行”,也可以指“河岸”。每当“bank”一词呈现在追随耳时,给另一只耳呈现一个可以帮助确定歧义词词义的单词,如“money”或者“river”,随后要求被试解释所听到的句子的含义。尽管被试根本不记得呈现在非追随耳的单词是什么,却明显倾向于将歧义词解释为与该单词有联系的词义。这个试验说明( )

单选题 (2 分) 2
  1.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2. 人在活动时,只要对某一事件没有觉察,那么,该事件就不会对人产生任何影响。

  3. 这说明被试三心二意。

  4. 该实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

位于海马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周期性变化起关键作用。事实上,它像一个“( )”,令其他的内部“生物钟”互相保持同步。

单选题 (2 分) 2
  1. 总司令

  2. 超生物钟

  3. 神经中枢

  4. 发令枪

4.

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中大约有(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单选题 (2 分) 2
  1. 1/2

  2. 1/3

  3. 1/4

  4. 1/5

5.

在古代,人们认为睡眠和死亡很相似,是( )暂时离开了肉体,人们可以在睡梦中遇到已故的老友,到达从未去过的地方。

单选题 (2 分) 2
  1. 灵魂

  2. 感觉

  3. 意识

6.

研究显示,当大脑处于清醒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 )。

单选题 (2 分) 2
  1. α波

  2. β波

  3. △波

  4. 红外线

7.

在睡眠状态时,脑电主要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α波

  2. β波

  3. △波

  4. 红外线

8.

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会对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 )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

单选题 (2 分) 2
  1. 无限

  2. 有限

  3. 无穷

  4. 递减

9.

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这是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意识的( )。

单选题 (2 分) 2
  1. 能动性

  2. 被动性

  3. 消极性

  4. 局限性

10.

当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由( )取代。

单选题 (2 分) 2
  1. α波

  2. β波

  3. △波

  4. 红外线

11.

( )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单选题 (2 分) 2
  1. 选择性注意

  2. 持续性注意

  3. 分配性注意

  4. 以上都不对

12.

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 )。

单选题 (2 分) 2
  1. 指向与集中

  2. 思考与斟酌

  3. 观察与打量

  4. 分析与综合

13.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 )了另一些对象。

单选题 (2 分) 2
  1. 忽略

  2. 统合

  3. 观察

  4. 思考

14.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 )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单选题 (2 分) 2
  1. 唤醒

  2. 集中

  3. 纠缠

  4. 活跃

15.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单选题 (2 分) 2
  1. 扩大

  2. 缩小

  3. 膨胀

  4. 消失

题目16-30

16.

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 )。

单选题 (2 分) 2
  1. 混杂

  2. 散乱

  3. 清晰

  4. 模糊

17.

人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所要注意的对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选择并不是有意识的,而是由刺激和事件本身引起的,是一个( )过程。

单选题 (2 分) 2
  1. 主动

  2. 积极

  3. 自觉

  4. 无意识

18.

注意是一种( )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单选题 (2 分) 2
  1. 无意识

  2. 下意识

  3. 外部

  4. 内部

19.

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 )自己的动作与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单选题 (2 分) 2
  1. 监控

  2. 感觉

  3. 聆听

  4. 观察

20.

( )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单选题 (2 分) 2
  1. 选择性注意

  2. 持续性注意

  3. 分配性注意

  4. 以上都不对

21.

关于快速眼动睡眠,正确的说法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大多数发生在睡眠后期

  2. 大多数发生在睡眠早期

  3. 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4. 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22.

关于失眠,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减少的趋势

  2. 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

  3. 通常女性比男性更为少见

  4. 通常女性比男性更为常见

23.

关于梦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弗洛伊德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

  2. 荣格等人认为梦是已经死去的祖先的灵魂给人所赋予的启示。

  3. 霍布森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4. 福克斯认为梦是精神病

24.

睡眠的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 ),呼吸( ),但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惊醒。

多选题 (3 分) 3
  1. 放松

  2. 紧张

  3. 变慢

  4. 加快

25.

根据心理学家Rechtschaffen等对睡眠功能的研究,人们发现,当被试减少睡眠的时间到每天5小时或更少时,睡眠的效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

多选题 (3 分) 3
  1. 被试迟迟不能入睡

  2. 被试很快便能入睡

  3. 深度睡眠的比例减少

  4. 深度睡眠的比例增加

26.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2. 注意的定义

  3. 人本身的状态

  4. 意识的研究

27.

关于随意后注意,正确的说法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2. 随意后注意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3. 随意后注意就是排在随意注意之后的注意。

  4. 随意后注意需要花费大量的意志努力。

28.

关于持续性注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2. 持续性注意就是注意绝对不发生动摇。

  3. 持续性注意不同于注意动摇,注意动摇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4. 持续性注意也叫注意的选择性。

29.

关于分配性注意的表述,正确的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同时一只手划圆形、一只手划方形,这种游戏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分配性注意的一种检测。

  2. 分配性注意只有消极作用。

  3. 分配性注意只有积极作用。

  4. 司机驾车时一边注意控制车速,一边注意前方的交通信号灯,需要进行分配性注意。

30.

关于朝向反射,正确的表述是( )。

多选题 (3 分) 3
  1. 朝向反射是巴甫洛夫发现的。

  2. 朝向反射有助于提高动物感官的感受性。

  3. 朝向反射不利于动物的生存适应。

  4. 朝向反射只在普通动物身上发生,人类不会发生朝向反射。

题目31-45

31.

意识是一种感觉。(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2.

意识是一种低级心理官能。(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3.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4.

无意识是相对于感觉而言的。(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5.

意识具有能动性,但意识的能动性不能过分强调。(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6.

睡眠不足8小时,肯定会造成睡眠不足的后果。(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7.

睡眠包括4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4个阶段和快速眼动阶段完成一次之后,睡眠就结束了。(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8.

动物睡眠的目的,有可能是为了避免消耗能量以及避免受到伤害。(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39.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会扩大。(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0.

当人注意一个对象时,就有可能注视该对象,因此,如果某人的眼睛紧盯一个人时,他必定是在注意那个人。(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1.

在听一个讲座时,听众注视讲演者,会感到听得更清楚。(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2.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3.

由于注意具有分配性,所以在同一时间内,人可以注意所有外在对象。(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4.

我们对于事物的注意,有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有时是有目的的,需要付出意志的努力来维持。(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
45.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判断题)

判断题 (2 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