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题目1-10
1.
不能经虫媒传播感染的病毒是:( )
登革热病毒
狂犬病病毒
血平板上可形成双层溶血环的细菌是( )
产气荚膜梭菌
下列各成分与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有关,除外的是( )
结核杆菌内毒素
转导与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点是:( )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HIV最易发生变异的部位是:( )
刺突糖蛋白
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
为有菌免疫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
百日咳杆菌
菌体呈卵圆形,两端浓染的细菌是( )
白喉棒状杆菌
鼠疫杆菌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是( )
炭疽杆菌
能引起食物中毒,但很少有胃肠炎症状的细菌是( )
肉毒梭菌
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
结核杆菌
霍乱弧菌
幽门螺杆菌
衣氏放线菌
某成年男性,体检发现血液中HIV抗体阳性。其最具传染性的物质是:( )
粪便
血液
汗液
尿液
人和动物血清应该如何灭菌:( )
滤过除菌
环氧乙烷
低热灭菌
γ射线照射
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
登革热病毒
黄热病毒
狂犬病病毒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
以下疾病中属感染免疫的是( )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肠热症
结核
新疆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 )
硬蜱
白蛉
鼠
蚤或虱
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质粒是:( )
ST质粒
Col质粒
C. F质粒
V质粒
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 )
肺炎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结核分枝杆菌
需氧和产生芽胞的细菌是( )
炭疽杆菌
肉毒梭菌
结核分枝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是( )
破坏CD4 T细胞
阻碍乙酰胆碱释放
与Ab Fc段非特异性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目前对下列哪种病毒尚无特效疫苗?( )
乙脑病毒
汉坦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登革病毒
可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布氏菌
破伤风杆菌
炭疽杆菌
关于麻风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不正确的叙述是( )
抗麻风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主要经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
可在体外用人工培养基培养
根据临床表现多分为瘤型和结核样型
肉毒病的感染途径是( )
接触肉毒患者的用品
节肢动物叮咬
污染伤口
食用污染食物
卡介苗是( )
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菌
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杆菌
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人类皮肤粘膜疣状病变?( )
HSV
HAV
HPV
CMV
布氏菌的致病物质是( )
荚膜
血浆凝固酶
鞭毛
链激酶
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无免疫力
表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 迟发型超敏反应
关于病毒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
人嗜T细胞病毒- 白血病
EB病毒-鼻咽癌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汉坦病毒-肺癌
细菌内毒素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 )
肽聚糖
脂多糖
荚膜多糖
芽孢
关于突变的规律,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
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发生突变的细菌只是群体中的个别菌
有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合适的环境条件可将突变菌株选择出来
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 )
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耐热且抗原性强
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
经甲醛处理可脱毒制成类毒素
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 )
荚膜
芽胞
透明质酸酶
炭疽毒素
布氏杆菌致病物质包括:( )
荚膜
内毒素
透明质酸酶
芽胞
关于布鲁氏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以牛布氏杆菌为多见
引起波状热
感染后形成有菌免疫
引起母畜流产
关于质粒的特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可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
可编码多种生物学性状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可自发消除或经人工处理
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有:( )
质粒
侵袭性酶类
荚膜
菌毛
能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有:( )
加压蒸汽灭菌法
UV
干热灭菌
间歇蒸汽灭菌法
麻风分枝杆菌引起人类感染的途径有:( )
呼吸道
破损粘膜
一般接触
密切接触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包括:( )
对酸碱、干燥敏感
专性需氧,生长繁殖快
菌落表面粗糙并呈菜花状
抗酸染色阳性,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