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结构精准题库

一、判断题

  1. 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取值与柱两端的支撑情况无关。(×)
  2. 大、小偏心受压情况通过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的比较来判别。(√)
  3. 混凝土双向受压的抗压强度高于单向抗压强度。(√)
  4. 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 ϕ 是指高厚比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5.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侧力的计算是关键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结构刚度以抵抗水平作用下的变形,比提高结构的竖向承载力要难得多。(√)
  6. 钢结构是由钢构件经焊接、螺栓或铆钉连接而成的结构。(√)
  7. 在设计中,除了保证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外,尚应考虑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是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
  8. 梁、板、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
  9. 烈度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10. 预应力技术是改善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的有效途径。(√)

 

二、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减小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措施中,(在钢筋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较小直径的变形钢筋)是最简单而经济的措施。
  2. 减小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实质就是提高构件的抗弯刚度,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增大梁的截面高度)。
  3. (连系梁)的作用是连系纵向柱列,以增强厂房的纵向刚度,并传递风载到纵向柱列。
  4. 下列关于多层与高层房屋结构荷载的说法,错误的是(对于超高层房屋,水平荷载不可能对结构设计起绝对控制作用)。
  5. 根据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的结构布置可以有多种方案,其中(横向框架承重布置方案)是板、连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框架承重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加房屋横向刚度,缺点是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较大空间时,其净空较小。
  6.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其特点是传力途径短,荷载由梯段板直接传给上下两端的平台梁或楼层梁。
  7. (混凝土结构)主要优点是强度高、整体性好、耐久性与耐火性好,便于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可模板性。主要缺点包括: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步骤繁琐、工期较长。
  8. (框架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破坏而影响使用。
  9.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结构自重轻、材质均匀、可靠性好、施工便捷、抗震性能良好的优点。主要缺点是易腐蚀、耐火性差、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较高。
  10.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11. 大偏心与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区别在于(受拉区的钢筋是否屈服)。
  12. (塑性破坏)是由于构件的应力达到材料的极限强度而产生的,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和明显的颈缩现象,且变形持续时间长。
  13. 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不包括(条件屈服强度)。
  14.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15. 先张法的基本工序是:(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钢筋)。

三、多选题

  1. 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主要优势是(扩大了构件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构件的抗裂能力、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
  2.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作用包括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与作用,其中水平荷载与作用包括(风荷载、地震作用)。
  3.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钢号和材性。
  4.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抗震结构的构件应有利于抗震、非结构构件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
  5.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三点基本假定是(截面应变保持平面、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采用理想化的应力 — 应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