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式
终结性考核为开放性考核,采取两种形式:课程论文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学生应在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独立完成课程考核任务。终结性考核总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50%。
选择课程论文的学生可采用学术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其他学术论文体裁完成课程考核任务。
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的学生可选择所在地区幼儿园实际撰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领域、内容、形式、年龄班自选)。
大作业在平台提交
课程论文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1.课程论文的要求
(1)学生从分部所给的几个选题中任选一个,课程论文具体题目也可以自拟,联系幼儿园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论证充分、分析到位、数据分析和使用得当、鼓励创新性的观点。
(2)课程论文结构完整,应包含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3)课程论文撰写符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
(4)课程论文字数不低于3000字。
2. 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1)幼儿园主题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2)地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
(3)农村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构建
(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启示
(6)园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7)园本课程建设中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
(8)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9)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策略
(10)幼儿园方案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
(11)不同结构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研究
(12)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的适应性策略研究
教育活动设计方案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1.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要求
(1)针对所在工作园所、见习园所的实际情况,任选一个领域、一个年龄班,结合本课程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
(2)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应目标恰当、结构完整、内容适宜、时间安排合理,格式如下。
(3)教学设计方案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4)教学设计方案字数不少于2000字。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附件一
话题讨论评价标准
为了让帖子能够紧扣主题,辅导老师会对讨论区的帖子进行评分,每个帖子
分值为0~10分,最后根据帖子的权值计入总成绩。帖子的评价标准如下:
参考答案1:
大班主题活动方案:好玩的“垃圾”终结课
【主题名称】
《大班主题活动:好玩的“垃圾”终结课》
【设计依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巨量垃圾,给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沉重负担。垃圾围城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大城市,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县城,也能随处看到垃圾成堆的状况。所以垃圾分类教育,刻不容缓,需要从娃娃抓起。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认识什么是生活垃圾?学校和家庭周边主要存在什么类型的垃圾?垃圾有什么危害?怎样做可以减少垃圾量?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人人都有环保意识,都能做到垃圾分类,生活环境有什么巨大变化?总之,让幼儿从小就有环保意识,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树立环保意识最重要的人生阶段。
【主题目标】
1、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2、简单学习垃圾分类,知道几项主要的垃圾类型;
3、学会简单的垃圾分类,并动手操作;
4、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鼓励幼儿平时进行垃圾分类;
5、积极培养幼儿成为“垃圾分类监督员”,和父母一道做好垃圾分类;
【具体活动方案】
好玩的“垃圾”终结课
一、设计思路:
1、幼儿戴印有“垃圾图片”的卡通帽,扮演“垃圾”;
2、懂得识别常见垃圾是何种类,学习初步分类;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4、动手实施垃圾分类,加深印象;
二、活动准备:
1、用废旧纸板制作各种垃圾图片,然后做成简易的头饰或者帽子;用园内收纳箱做成各类垃圾箱:印有“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字样;
2、准备一些实物垃圾,比如家长带来的垃圾袋、快餐盒,以及幼儿带来的已经损坏的各类塑料玩具,和电动玩具电池;也可以利用园内厨房现有材料,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过期饮料、坏灯泡和指甲油、摩丝瓶等。
3、准备三段宣传视频,分为:垃圾的危害、目前我县垃圾处理纪录片、以及垃圾分类的有益结果展示;准备一些气球锤;
4、准备一些游戏互动奖品。具体是:环保购物袋、废旧电池收纳盒、乐扣乐扣餐具套装等;
5、准备一些荣誉证书,主要分为“环保卫士”奖、“垃圾分类达人“奖、“优秀监督员”证书等;
三、活动过程:
(一)进行切垃圾游戏(仿“网络切水果”游戏)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卡通帽上的垃圾图片是什么类型,启发幼儿能快速准确鉴别垃圾的准类;
2、引导幼儿果断处理对应的垃圾,用气球锤子把正在扮演垃圾的同学“打”下去,并把头饰图片投入对应的垃圾箱;
3、启发幼儿能力,小小年纪也可以把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很好;
4、教师小结:垃圾需要分类,生活才会美好。那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我们国家垃圾问题的现状嘛?我们县城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呢?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老师用幼儿易懂的语言解说,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实践环节:把准备好的各类实物垃圾展示在班级中央的桌子上,让小朋友们动手进行分类,然后老师们检查分类的准确度,并打分;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类似萝卜蹲游戏)。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头戴对应图片的小朋友就赶紧蹲下去,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在小脸上贴上一枚环保贴纸;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赶紧跳进海洋球做成的小池子,完成垃圾处理。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园内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幼儿园”。
(四)活动颁奖:针对表现优秀的小朋友,颁发各类荣誉证书,提升孩子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垃圾分类的动力,带动家庭成员一起做好垃圾分类,让我们的小县城变得更美丽;
四、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把垃圾分类课当成每天的实践活动课,巩固和加强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纠正,来提高垃圾分类准确性;
2、让孩子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和亲子活动,对垃圾分类优秀家庭,给与奖励。每月增设6名“环保卫士之星”荣誉卡,通过荣誉卡传承垃圾分类精神;
五、活动反思
通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首先我应该让幼儿去完成垃圾分类的操作,不应过多的去牵着幼儿走,让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掌握差异,以对个别没掌握的幼儿进行巩固辅导。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活动运用的时间过长,这是我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的原因,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语言组织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于此同时更要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做一步的强化,这些都是以后教学中不能忽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