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与管理》形考10:
一、判断正误题
费用效益分析回避了效果定价的难题,最适于效果难以货币化的领域。
项目效果是指项目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效应或效能,是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的效果只能有1个。
在费用效益分析中,较为困难的问题是某些项目的效益不能简单地用货币来衡量。
成本效用分析判定准则是:投入成本一定效用最大,或者效用一定费用最小的方案最佳。
《工程经济与管理》形考11:
一、判断正误题
技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有形磨损的速度。
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设备的第I类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同种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这样就使原来购买的设备相应地贬值了。
设备的第II类无形磨损是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耗能和耗原材料更少的新型设备,而使原有机器设备在技术上显得陈旧落后造成的。
设备的第II类无形磨损是由于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同种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这样就使原来购买的设备相应地贬值了。
设备无形磨损是由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价值的贬值。
设备的无形磨损由于设备被使用或自然环境造成设备实体的内在磨损称为设备的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
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如果无形磨损很严重在修理之前是无法使用的。
设备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
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技术改造。
可以采用大修理方式进行补偿的设备磨损是第二种无形磨损。
确定设备经济寿命时应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一次性投资和各种经营费总和达到最大。
按静态模式确定设备经济寿命期的方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使其为最小的N0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旧设备目前净残值高,营运费和维修费低。
如果旧设备继续使用1年的年平均使用成本低于新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此时需要更新旧设备。
设备更新是消除设备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尽快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设备磨损理解不正确的是( )。
下列导致现有设备贬值的情形中,属于设备无形磨损的有( )。
某设备 3年前的原始成本为 50000 元,目前的账面价值为 20000 元,现在的市场价值为 12000 元,则该设备的沉入成本为( )元。
不能作为设备更新估算依据的是设备的( )。
从经济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是设备的( )。
下列关于设备寿命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关于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说法错误的是( )。
某设备目前的账面价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600元,第1年设备运行成本为400元,此后每年运行成本均等递增200元,则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 )年。
三、多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设备无形磨损的是( )。
设备更新策略应在系统全面了解企业现有设备的性能 、磨损程度 、服务年限、技术 进步等情况后 ,分轻重缓急 ,有重点有区别地对待。通常优先考虑更新的设备是( )。
《工程经济与管理》形考12:
一、判断正误题
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性能价格比。
确定功能改进目标的方法有价值系数法和最合适区域法。
价值对象选择采用ABC分析法时选取产品种数5%~10%,成本比重为70%~80%的产品作为A类,产品种数占20%左右,成本比重占30%左右的为B类,其他的为C类。
对象选择、功能分析、功能评价和方案创新与评价是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不可缺少的。
二、单项选择题
价值工程中 ,确定产品价值高的标准是( )。
原计划用煤渣打一地坪,造价50万元以上,后经分析用工程废料代替煤渣,既保持了原有的坚实功能 ,又能节省投资20万元,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提高价值的途径是( )。
价值工程中 “价值” 的含义是( )。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 )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
在价值工程中,价值的定义为( )。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
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选择应该是( )。
运用价值工程优选设计方案,分析计算结果为:方案一的单方造价为1500元,价值系数为1.13;方案二的单方造价为1550元,价值系数为1.25;方案三的单方造价为1300元,价值系数为0.89;方案四的单方造价为1320元,价值系数为1.08,则最佳方案为( )。
价值工程的目标表现为( )。
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是( )。
三、多项选择题
在价值工程中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 )。
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考虑( )。
价值工程中,功能定义的目的是为了( )。
在建设工程中运用价值工程时,提高工程价值的途径有( )。
价值工程中,功能评价的详细步骤包括( )。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的方法有( )。
方案创新的方法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