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30道随机题(1410道单选题,90道多选题) ,已配置 30 分 ( 未满 100 分 )

题库1-15

1.

已知单球面折射镜的曲率半径为-0.2m,折射率为1.5,轴上物点在折射面左侧0.1m处,则( )

单选题 (1 分) 1
  1. 面屈光力为1D
  2. 轴上物点的聚散度为-1.5D
  3. 与轴上物点共轭的像为虚像
  4. 以上都不正确
2.

在望远镜的视度调节中,为适应近视人群,应采取的是()

单选题 (1 分) 1
  1. 使物镜远离目镜
  2. 使目镜远离物镜
  3. 使目镜靠近物镜
  4. 应同时调节物镜和目镜
3.

实验室显微镜上的目镜镜筒标有“10×”字样,问此目镜焦距是()

单选题 (1 分) 1
  1. 10mm
  2. -10mm
  3. 25mm
  4. -25mm
4.

散光镜片的处方形式通常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球面形式
  2. 环曲面形式
  3. 球柱镜形式
  4. 正交柱镜形式
5.

柱面透镜的TABO表示时,轴位是( )表示

单选题 (1 分) 1
  1. 0°-360°
  2. 0°-180°
  3. 鼻侧
  4. 颞侧
6.

在棱镜合成时,如果两棱镜叠合底顶线一致,但底顶互相倒置,则新棱镜( )

单选题 (1 分) 1
  1. 以屈光力较强的棱镜的底向为新棱镜的底向,屈光力为原两棱镜屈光力之差
  2. 以屈光力较弱的棱镜的底向为新棱镜的底向,屈光力为原两棱镜屈光力之差
  3. 以屈光力较强的棱镜的底向为新棱镜的底向,屈光力为原两棱镜屈光力之和
  4. 以屈光力较弱的棱镜的底向为新棱镜的底向,屈光力为原两棱镜屈光力之差
7.

对于球面透镜的偏折力来说,越靠近光心的地方偏折力( )

单选题 (1 分) 1
  1. 越高
  2. 越低
  3. 保持不变
8.

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现( )

单选题 (1 分) 1
  1. 红色
  2. 白色
  3. 绿色
  4. 黄色
9.

当+2.00DS的透镜光心向下移0.5cm,在视轴上产生的棱镜效应为( )

单选题 (1 分) 1
  1. 2△BD
  2. 1△BD
  3. 2△BU
  4. 1△BU
10.

对于混合型散光来讲,平行光形成的史氏光锥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前后焦线都在视网膜前
  2. 前后焦线都在视网膜后
  3. 前焦线在视网膜前,后焦线在视网膜上
  4. 前后焦线分别位于视网膜前后
11.

已知像距为10cm,物距为-10cm,求理想透镜的焦距( )

单选题 (1 分) 1
  1. 15 cm
  2. 10 cm
  3. 5 cm
  4. 20 cm
12.

如果F=-4.00DC×180,则其在30°方向上的屈光力为( )

单选题 (1 分) 1
  1. -3.00DC
  2. -4.00DC
  3. -2.00DC
  4. -1.00DC
13.

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

单选题 (1 分) 1
  1. 逐渐升高
  2. 逐渐降低
  3. 先升高后降低
  4. 不升高也不降低
14.

如果物体与其被小孔形成的像相聚为1000mm,且像的大小是物体的1/4,则小孔的位置离物体多远( )

单选题 (1 分) 1
  1. 400mm
  2. 600mm
  3. 800mm
  4. 1000mm

题库16-30

15.

右眼3△B120运用棱镜底向标示法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老式英国标示法
  2. 新式英国标示法
  3. 360°标示法
  4. 直角坐标标示法
16.

实际光线延长线通过光束的“心”所成的像为虚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为实像。那么()

单选题 (1 分) 1
  1. 实像可以被人眼感受
  2. 实物经光学系统成像必成实像
  3. 虚像可以在屏幕或底片上成像
  4. 虚物经光学系统成像必成虚像
17.

处方-1.00DS/+1.00DC×80是( )散光

单选题 (1 分) 1
  1. 顺规近视
  2. 顺规远视
  3. 逆规近视
  4. 逆规远视
18.

散光轴向的标记方法目前主要采用( )

单选题 (1 分) 1
  1. 老式标记法
  2. 鼻侧标记法
  3. TABO标记法
  4. 新式标记法
19.

属于复性近视散光镜片的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1.00DS/+1.00DC×90
  2. +1.00DS/-0.50DC×90
  3. -2.00DS/+1.00DC×90
  4. +1.00DS/-2.00DC×90
20.

已知透镜折射率n=1.523,制成两表面曲率半径r1=261.5mm,r2=-87.16mm,则此镜片的屈光力为( )

单选题 (1 分) 1
  1. +2.00D
  2. +4.00D
  3. +7.97D
  4. -4.00D
21.

凹透镜成像时,物与像的位置关系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实像在同侧,虚像在对侧
  2. 实像在对侧,虚像在焦点位置
  3. 物与像在同一侧
  4. 物与像有时同侧,有时对侧
22.

当投射光线沿柱面透镜的方向投射时,其屈光性能为( )

单选题 (1 分) 1
  1. 没有屈折作用
  2. 会聚
  3. 发散
  4. 向下方偏折
23.

当一近视眼通过开普勒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应使( )

单选题 (1 分) 1
  1. 目镜保持不动
  2. 目镜远离物镜
  3. 目镜靠近物镜
  4. 眼睛远离望远镜
24.

已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光线由()

单选题 (1 分) 1
  1. 玻璃射入空气
  2. 空气射入水
  3. 水射入空气
  4. 无法确定
25.

有关光波的传播速度, 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单选题 (1 分) 1
  1. 同一波长光波在真空中光速最大
  2. 同一波长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 不同波长光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4.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6.

凹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棱镜底( )

单选题 (1 分) 1
  1. 相同
  2. 相反
  3. 垂直
  4. 不确定
27.

戴双焦点眼镜时,由于子片顶点产生突变的棱镜效应可以产生( )

单选题 (1 分) 1
  1. 色散效应
  2. 旋转放大
  3. 位移现象
  4. 像跳
28.

开普勒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为( )

单选题 (1 分) 1
  1. 正透镜
  2. 负透镜
  3. 光楔镜
  4. 平板镜
29.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5cm处得到最小弥散斑。若将某物放在此透镜前20cm,则()

多选题 (1 分) 0
  1. 倒立放大的实像
  2.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正立放大的实像
  4. 正立放大的虚像
30.

在杨氏干涉实验装置的双缝后面各放置一个偏振片,若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垂直,则光屏上()

单选题 (1 分) 1
  1. 仍有干涉条纹,但亮条纹的亮度减小
  2. 仍有干涉条纹,但亮条纹的亮度增大
  3. 干涉条纹消失,一片黑暗
  4. 干涉条纹消失,但仍有光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