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30道随机题(35道判断题,975道单选题,25道多选题) ,已配置 30 分 ( 未满 100 分 )

题目1-15

1.

散开不足的治疗方法首选视觉训练( )

判断题 (1 分) 1
2.

戴远用眼镜看近时眼聚散需求有改变,近视者眼聚散需求减少,远视者增加大( )

判断题 (1 分) 1
3.

手术矫正大角度斜视,在婴儿时期能有效恢复立体视( )

判断题 (1 分) 1
4.

抑制表示运动融像的缺如( )

判断题 (1 分) 1
5.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检测调节灵活度时应采用不同的检查距离和反转透镜度数( )

判断题 (1 分) 1
6.

电脑视觉综合征引起双眼视异常体征通常不包括()

单选题 (1 分) 1
  1. 集合近点远移
  2. 近距离隐斜视度减小
  3. 融像性聚散功能减弱
  4. 负相对调节降低
7.

根据Hofstetter公式,一个30岁的人最小调节幅度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12.5D
  2. 7.5D
  3. 17D
  4. 9D
8.

某患者远距离4△EXO,近距离ORTHO,瞳距60CM,计算性AC/A在不考虑眼球转动中心的2.7mm时结果是( )△/D

单选题 (1 分) 1
  1. 4.4
  2. 4.0
  3. 7.2
  4. 7.6
9.

调节反应量是指( )

单选题 (1 分) 1
  1. 实际上的调节冲动量
  2. 调节滞后量
  3. 调节超前量
  4. 注视眼预计产生的调节量
10.

调节灵活度测量时,当双眼前放置负球镜时,可使调节加强,同时调节性聚散加强使双眼内转,此时维持双眼单视需运用( )

单选题 (1 分) 1
  1. 正相对调节
  2. 负相对调节
  3. 正融像性聚散
  4. 负融像性聚散
11.

调节需求为眼( )至外物距离的倒数

单选题 (1 分) 1
  1. 结点
  2. 主点
  3. 回旋点
  4. 焦点
12.

测量水平聚散力时,( )表示融像性聚散和调节性聚散的总值

多选题 (1 分) 0
  1. 模糊点
  2. 破裂点
  3. 恢复点
  4. 融合点
13.

确定调节聚散功能异常后首先考虑的处理方法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屈光矫正
  2. 视觉训练
  3. 附加阅读镜
  4. 棱镜
14.

根据视网膜注视点的位置,注视性质不包括()

单选题 (1 分) 1
  1. 旁中心凹注视
  2. 旁黄斑注视
  3. 旁周边注视
  4. 游走型注视
15.

融像性交叉柱镜可用于检查( )

单选题 (1 分) 1
  1. 调节幅度
  2. 调节灵活度
  3. 调节反应
  4. 相对调节

题目16-30

16.

测量远距离水平聚散力时,( )方向不应出现模糊点

单选题 (1 分) 1
  1. BI
  2. BO
  3. 正球镜
  4. 负球镜
17.

远于注视点的物体成像于两眼鼻侧视网膜上,为( )

单选题 (1 分) 1
  1. 交叉性复视
  2. 非交叉性复视
  3. 水平向视差
  4. 垂直向视差
18.

阅读困难患者的眼球运动异常有( )

单选题 (1 分) 1
  1. 扫视运动反应时间缩短
  2. 扫视幅度增加
  3. 扫视次数减少
  4. 注视时间增加
19.

测量水平聚散力时,( )表示在发生复像后重获双眼单视的能力

单选题 (1 分) 1
  1. 模糊点
  2. 恢复点
  3. 破裂点
  4. 融合点
20.

负融像性聚散组的数据包括( )

单选题 (1 分) 1
  1. 垂直视差量
  2. 正相对调节
  3. 调节幅度
  4. 融像性聚散灵活度检测的BI部分
21.

阅读距离40cm,调节反应1.75D,则调节反应( )

单选题 (1 分) 1
  1. 调节滞后,+0.75D
  2. 调节超前,-0.75D
  3. 调节滞后,+2.50D
  4. 调节超前,+2.50D
22.

近视眼戴远用眼镜看近时,视线不能通过镜片光学中心,产生了基底( )的棱镜效果

单选题 (1 分) 1
  1. 向内
  2. 向外
  3. 向左
  4. 向右
23.

根据Hofstetter公式,一个20岁的人最小调节幅度是()

单选题 (1 分) 1
  1. 12.5D
  2. 10D
  3. 17D
  4. 9D
24.

配戴远用近视眼镜注视近方时,会因视线无法通过光学中心,产生基底内向的棱镜效果,此时会使( )需求增加

单选题 (1 分) 1
  1. 正融像性聚散
  2. 负融像性聚散
  3. 正调节性聚散
  4. 负调节性聚散
25.

眼球运动异常包括 ( )

单选题 (1 分) 1
  1. 跟随异常
  2. 扫视不足
  3. 调节过度或不足
  4. 以上都有
26.

隐斜是双眼无法融像状态下的眼位分离,为抵偿内隐斜,使用( )

单选题 (1 分) 1
  1. 正相对聚散
  2. 负相对聚散
  3. 正融像性聚散
  4. 负融像性聚散
27.

被检者左右眼视力各为1.0,双眼视力可达1.2,说明视觉功能存在( )

单选题 (1 分) 1
  1. 双眼相辅相成作用
  2. 双眼部分叠加作用
  3. 双眼完全叠加作用
  4. 双眼无叠加作用
28.

调节过度的表现是( )

单选题 (1 分) 1
  1. 调节幅度降低
  2. 负相对调节增加
  3. 正镜片通过速度减慢
  4. 负镜片通过速度减慢
29.

斜视发生于双眼视觉正常的成年人,会出现( )

单选题 (1 分) 1
  1. 异常视网膜对应
  2. 抑制
  3. 复视
  4. 不等像
30.

调节异常的分类,下面错误的是 ( )

单选题 (1 分) 1
  1. 调节不足
  2. 调节灵活度不足
  3. 调节失灵
  4. 调节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