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8道简答题 ,已配置 100 分
本部分任务覆盖教材第一章的内容,建议第4周以前完成。

一、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

1.
具备话语组织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举例具体说明。
简答题 (10 分) 10分
答:具备话语组织能力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主题要突出:明确话语目标,把要表达的主题清楚展示出来;第二,语句要顺畅:具有条理性,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天上地下不要交叉说;第三话语要清楚:无歧义,不罗嗦,不含混。例如: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后人对这两句诗作过不同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 这三说,集中地反映了对“破”字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就是:突破、磨破、识破。如果我们在平时注意这些方面的积累,那么具备话语组织能力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2.
什么是言语交际的临场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不是见风使舵?
简答题 (10 分) 10分
答:言语交际中的临场应变能力是指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巧妙采用和组织言语进行化解,抵消或打消对方的某种意图,避免被动的一种言语能力,是一个人在处理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临危不惧的才干,那种特殊的能力。具备临场应变能力,才能够把突发事件及时处理消化,把危险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现实中,有很多小问题因为临场处理欠妥,结果最后酿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就是那种小事变大,大事变炸,最后结果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临场应变能力是一个人特别是作为秘书职务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 临场应变能力是指处理突发事件面对挑衅迅速拿语言对策化解矛盾的能力,见风使舵、逢人且说三分话是指言语交际虚情假意,没有真诚的言语行为,不值得提倡。

3.
言语交际有哪些原则?哪一个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谈谈你的认识。
简答题 (10 分) 10分
答:一、满足交际目的二、适应言语环境三、坚持不断创新四、注意语言规范满足交际目的,可以说是言语交际的第一要义,因为人际交往、言语交际,总是具有主观意图,总是具有目标的,即或是两个熟人相遇互相一声“你好”的问候,也是一种目的。汉民族的血液里融化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有很多关于“吃”的概念渗透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通过一定的词语表达出来,例如“混饭吃、饭桶、找饭吃、给碗饭吃、丢了饭碗、铁饭碗、吃利息、炒冷饭、吃闲饭、有饭大家吃”等,所以人们见面往往是一声“你吃了吗?”其目的就是一个打招呼,而不是真正关心你是不是已经吃饭或者说要请客,这就是交际目的。而与一个陌生人相遇,则不能这样问候,这里就与主体要素的分类联系起来了。所以言语交际要满足交际目的,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时候需要绕圈子,有时候需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4.
分析下面《问江南》这首歌其中一段歌词,看看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创新的表达方式。

问江南?问江南?

江南的雨下了多少天?

打湿了多少诗篇?

问江南?问江南?

雨中的杏花开了多少朵?

芬芳了多少思念?

 

那一方土是否还红红绿绿?

那一方天是否还浓浓淡淡?

浆声灯影可曾记得流泪的初恋?

夜夜呼唤我的可是那水做的江南?
简答题 (10 分) 9分
答:这首歌的歌词初看很平常,仔细一琢磨,作者借助比拟的修辞方式,处处充满了创新,充满了新颖别致的组合,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由此给人丰富的联想。言语交际中的创新并不神秘,像日常交际中的手机短信,就有很多言语创新的案例,例如这样一条祝福新年的短信:“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其中的主体内容,宾语都是形容词,这里创新用作名词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比拟的用法。

5.
什么是言语交际的不可逆转性特点?这个特点说明言语交际要注意什么问题?请举例具体说说。
简答题 (10 分) 10分
答:所谓不可逆转性是指言语已经说出就形成事实,不可更改,并且是百口莫辩。言语交际,无论是使用口语还是书面语,只要一发布出来,就被别人知晓,无法收回,俗话说“覆水难收”就是如此。在现实交际中,如果自己的表达出现错误,而且已经自我意识到,那就应该即刻纠正,不可将错就错,更不可在别人指出还要狡辩拒不认错,而应该就坡下驴,趁机作出解释。如果是在重大的场合说错话,为避免误会或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应该立即通知对方加以纠正,甚至还有必要专门进行解释,弥补错误。例如法庭上,一句不慎重的话,就有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作为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尤其是在像外交、谈判、法庭论辩这些场合,言语交际更要考虑后果,不让对方有机可乘。

6.
6.言语交际有哪些形式?你认为哪种形式最重要?为什么?
简答题 (10 分) 10分
答:一、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   二、单向交际与双向交际   三、正式交际与非正式交际     四、直接交际与间接交际     五、同级交际与非同级交际口头交际是以有声的口语形式进行交际,一般情况下是面对面交际,但是现代媒介的发达延伸了这种交际方式,例如电话、电视、手机、网上视频、QQ等,都可以进行口头交际。

二、案例分析(40分,每小题20分)

7.
阅读下面的短文《差别》,分析其中的交际要素。

差 别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四十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阿诺德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四十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简答题 (20 分) 18分
答:(1)主体因素: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即指布鲁诺、老板。 (2)主观因素:交际动机,即布鲁诺想知道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3)核心因素:交际的话语和辅助手段,诸如“发牢骚”、“盘算着”、“开口说话”、“又跑到”、“第三次跑到……”等。 (4)客观因素:交际环境,即指孔乙己及酒店里外的人们生活的特定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8.
阅读下面的案例,根据言语交际原则具体分析孔子的言谈是否符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子夏的性格和子路很相似,也是一位勇猛的斗士。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他一直是孔子的护士。但他这个人又是个有名的小气鬼。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伞,正好路过子夏的家。

子路提议说:“咱们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吧!”

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

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孔子感慨地说道。“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这样,咱们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

本来可以顺道到弟子家借用雨具,但孔子的想法是:既然子夏惜财,我们就不要难为他。否则处久了,难免产生隔阂。

的确,人格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交际中,我们要顺着他人的特点,照顾别人的感受,不强人所难,不让人家做不想做的事。别人知道你体贴他,自然会反过来为你着想。
简答题 (20 分) 18分
答:答:孔子的话符合言语交际的适应言语环境这个基本原则,在言语交际环境中,交际对象是构成交际环境的重要方面,了解交际对象,就是要知人,要定位,根据交际对象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话语才能具有针对性。如果对象直爽,说话就可以直爽直接一些,如果对方是一个爱计较的人 ,说话就要委婉一些,谨慎一些。孔子借伞,说明他是了解子夏的性格特点的,所以就劝慰子路,避免去借他的伞,以免造成师生之间的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