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形考任务一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2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 ,已配置 100 分

单选题

题目1-10

1.

汉字学萌芽时期指的是( )。正确答案: A

2.

汉字学创建于 ( )时期。正确答案: B

3.

( )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正确答案: C

4.

汉代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做“( )”。正确答案: D

5.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出自扬雄( )。正确答案: D

6.

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 )是汉代汉字学取得的最大成就。正确答案: B

7.

提出“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等说法的是( )。正确答案: C

8.

提出“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等说法的是( )。正确答案: D

9.

写出了汉字学经典著作《仓颉篇》的是( )。正确答案: B

10.

有史以来第一部汉字学专著指的是( )。正确答案: C

题目11-20

11.

唐( )注《汉书》曰:“小学谓之文字之学也。”正确答案: A

12.

宋晁公武著有( )是研究汉字学的重要著作。正确答案: A

13.

提出形音义互求方法的是( )代著名学者段玉裁。正确答案: A

14.

著名学者( )认为研究汉字的学问、训诂等“小学”应改为“语言文字之学”。正确答案: D

15.

陆法言关于文字学的代表著作是( )。正确答案: A

16.

古文字学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正确答案: B

17.

一般认为,是( )在1889年发现了甲骨文。正确答案: B

18.

1903年,刘鹗选拓1058片甲骨文变成( ),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正确答案: C

19.

20世纪40-60年间,在甲骨文著录方面贡献最大的专家是( )。正确答案: B

20.

中华书局出版的( )是目前最全的甲骨文著录。正确答案: C

多选题 

21.

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 )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多选题 (4 分) 4

李斯编写的《仓颉篇》

赵高编写的《爱历篇》

胡毋敬编写的《博学篇》

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 A B C
22.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作品有( )。

多选题 (4 分) 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

《说文解字句读》

《说文长笺》

正确答案: A B C
23.

仿照《说文解字》体例编辑了的字书有( )。

多选题 (4 分) 4

西晋吕忱《字林》

梁顾野王《玉篇》

宋司马光《类篇》

宋张有《复古编》

正确答案: A B C D
24.

属于文字学分支学的是( )。

多选题 (4 分) 4

说文学

金石学

字原学

正字学

正确答案: A B C
25.

古时研究不符合规范的字(俗字)作品有( )。

多选题 (4 分) 4

《通俗文》

《杂字解诂》

《要用字苑》

《碎金》

正确答案: A B C D
26.

下列( )著作的发表标志了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分家。

多选题 (4 分) 4

顾实《中国文字学》(1926)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1929)

贺凯《中国文字学概要》(1931)

马宗霍《文字学发凡》(1935)

正确答案: A B C D
27.

( )等著作把文字学的对象缩减为字形。

多选题 (4 分) 4

吕思勉《中国文字变迁考》(1926)

顾实《中国文字学》

蒋善国《语言文字学》(1930)

陈梦家《文字学甲编》(1939)

正确答案: A B D
28.

民国时期研究甲骨文的代表性作品是( )。

多选题 (4 分) 4

刘鹗《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甲骨卜辞》

《殷墟爻辞》

正确答案: A B
29.

甲骨文字汇、字典有( )

多选题 (4 分) 4

《龟室殷契类纂》

《殷墟文字类编》

《甲骨学文字编》

《甲骨文编》

正确答案: A B C D
30.

对金文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专家包括( )。

多选题 (4 分) 4

邦男

孙诒让

郭沫若

唐兰

正确答案: B C D

形考任务二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2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 ,已配置 100 分

单选题

1.

古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的名称进行解说,即( )。正确答案: C

2.

最早提到“六书”的古籍是( )。正确答案: C

3.

古琴,又名琴,在形制上因缚弦七根,人们称为“七弦琴”。那么从字源上讲,“琴”字是?(   )。正确答案: A

4.

下列都是象形字的有( )正确答案: A

5.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 。正确答案: A

6.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 A

7.

根据“四书”分析,“戒”字的构造类型是( )。正确答案: C

8.

下列各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是( )。正确答案: C

9.

从汉字造字法来看,“上、寸、甘”三个字都是( )。正确答案: B

10.

下列不是指事字的是( )。正确答案: C

11.

下列三组字中造字法与另两组不同的是( )。正确答案: C

12.

下列字①体②木③本④沐其构字特点依次是( )。正确答案: A

13.

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14.

选出一组不是左形右声或者左声右形的字( )。正确答案: A

15.

选出一组是上形下声的字( )。正确答案: C

16.

下列都是形声字的有( )。正确答案: A

17.

下列各组字,全是假借字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 A

18.

下列各组汉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是( )。正确答案: A

19.

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正确答案: C

20.

许慎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指(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21.

下列汉字的古字形都是象形字的有( )。

多选题 (4 分) 4

日本省

白龙牙

目水竹

至及心

正确答案: B C
22.

下列各组汉字,全属于会意字的是( )。

多选题 (4 分) 4

信  受  字  恬

鸣  炙  秉  相

闲  舅  社  经

好  即  戒  武

正确答案: B D
23.

下列各组字的古字形,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有( )。

多选题 (4 分) 4

末  然  人  牧

凰  亦  焚  徒

上  燕  徒  闻

羊  亦  佞  鸣

正确答案: A D
24.

下列哪组字都属于会意字? ( )。

①闪 ②闩 ③闯 ④闲 ⑤间 ⑥闹 ⑦闾 ⑧阁

多选题 (4 分) 4

①③⑤

①⑥⑦

②③⑧

③④⑥

正确答案: A B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多选题 (4 分) 4

毛、瓜、竹是象形字

出、武、采是会意字

材、闻、尾是形声字

甘、五、步是指事字

正确答案: A B
26.

从造字法角度看,跟“束”不同类的有( )。

多选题 (4 分) 4

正确答案: B C D
27.

下列都是指事字的是( )。

多选题 (4 分) 4

朱甘本末

刃系卒曰

立雷果眉

母亦夫天

正确答案: A B D
28.

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

多选题 (4 分) 4

正确答案: A B C D
29.

下面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

多选题 (4 分) 4

正确答案: C D
30.

转注字应该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

多选题 (4 分) 4

部首相同

意义相同

相互为训

有文献印证

正确答案: A B C

形考任务三

【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分。在完成第七讲——第十讲的学习后来完成形考任务三。第一题在线提交文本作业即可,第二题请同步上传完整的word或pdf文档作业(图文结合)作为附件。不得抄袭,系统具有查重功能,作业雷同60%及以上者,该作业不得分;之后由辅导教师评阅给分。】

(一)汉字的作用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你对汉字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汉字的作用”的理解。

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不空谈。

2.字数不少于300字。

(二)汉字与微信表情包

答案:

一、汉字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度和文化影响力。在世界上,汉字是唯一一种以拼音不规范为主要书写方式的文字,这就使得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传承和展示方式。同时,汉字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标志和魅力所在。

其次,汉字是知识记载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古代,汉字是唯一的书写工具,是人们传承文化、积累经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从大量留存下来的古代文献、诗歌、歌曲、书法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精湛艺术,无论是对于艺术家、文人、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产生了巨大的启示和帮助。

再次,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汉字的发明和不断完善,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汉字的存在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有了更为快速和广泛的传播方式,也为后人留下了这段绚烂的历史。

总之,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承的重要渠道。在现今社会,我们要珍惜汉字,在它的故乡里好好学习,挖掘其中的深层次思想,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让人类文化多元化的交流活络起来。

形考任务四

(实践题;附件上传视频文件或word文本,辅导老师批阅后给分。)

 

生活中的汉字现象

为激发学习者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学习者的教育数字化应用能力,增强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环节的联系,并增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本次作业以实践性内容“生活中的汉字现象”为主题,学生可以选取日常生活、工作、旅行、文学阅读中遇到的汉字现象进行介绍和分析,比如博物馆里遇到的生僻字、网络汉字现象等。

不得提交与本作业主题无关的内容,不得提交违规违法内容。

一、作业形式

1.小视频

提交3-5分钟的小视频。

(1)使用手机或其他设备拍摄,横屏录制。

(2)使用手机软件“美图秀秀”或“剪映”里的“视频美化”等剪辑长短、添加字幕,完成视频。

(3)视频中人像可出镜可不出镜,但要有姓名、学号、分部的字幕信息。

(4)文件命名格式包括作业名称、分部名称、学生姓名,如:寿比南山之比·张二三。

2.word文本

图片数量不限,字数1000字左右;图片建议优先自己拍摄,如果必须网上下载,需要加网页链接注明;网络信息只能阅读后化用,不可原文照搬。

注意:选择本形式,总分成绩为小视频作业形式的90%。此外,不得有雷同现象,否则视为抄袭。相同内容的word文本作业,均认定为无效作业。

生活中的汉字现象

今天和几个朋友到***博物馆参观,在参观看到文物说明牌时,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见过多次;陌生的是,不会读、分不清。相信很多游客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惑,尤其是很多古代的器皿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所以它们的名字也成了生僻字。比如以下几个字:

(1)“觥”

功能:古代盛酒器。《说文》记载,觥是兕牛角做的饮具。兕,是传说中的瑞兽,古书中也指犀牛。所以觥最初是由兽角制成,后来渐渐有了木制和铜制的。它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觥的容量较大,有说五升,有说七升,是饮酒器中最大的,常用来罚酒。

特征:通常为椭圆形或方形器身;上有提梁;一般多为圈足,也有四足的;带有兽头形的盖子。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造型比较多,龙、鸟、牛、羊等各种兽形。觥的花纹与同时代且同是兽形的牺尊很相似。差别在于,觥的兽颈部做成流槽,便于倒酒,而牺尊是敞口的。

(2)“觚”

功能:古代的饮酒器和礼器。最早发现于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到西周中期变得罕见。觚也有陶制,多为随葬品。觚是有固定容量的,有说三升,有说二升。《说文》中说“觞受三升”:《礼记·礼器》有注:“凡觞,一升日爵,二升日觚,三升日觯,四升日角,五升日散(晕)。”

特征:通常为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即喇叭状的高圈足,喇叭形敞口,细长器身,细腰。

商代还有一种十分相似的觚形尊。两者区别是觚瘦高、腹腰细,圈足高;觚形尊相对较粗,腹部曲率较小,圈足较低且外撇,比觚要高大。

(3)“鐎”

功能:鐎,也叫鐎斗、刁斗。多种用途,最初是军旅用的青铜器具,可以作为发军粮的量具(每只容量一斗);因为可以加热,同时也是行军中煮饭的用具;到了夜间巡逻的时候士兵会敲击它,发出声响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一种可盛可煮、方便使用的多功能器皿,錐斗流行于两汉到魏晋的时期,后来还被用来煮酒、汤粥和茶水,一直延续到南北朝、隋唐。到了宋代,瓷器工艺成熟,鐎斗便逐渐消失了。在北宋末期,鐎斗就已成收藏品,是金石学家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照物了。

特征:鐎最明显的特征是三足、有柄。

常见的器形圆口深腹,像一个小盆:一侧有长柄,扬起的柄首常铸成龙、虎、麒麟的兽头状;另一侧有斜向上翘的流,方便倒出液体。底部的三足也常被做成兽足形状,与兽形长柄呼应,整个造型像一只矫首挺胸的猛兽。

免费获取本科目电子版网课答案,请联系国开题库网客服团队微信guokai7057

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4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