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眼屈光学计算,眼轴改变 1mm 代表( )屈光度的改变
答案:3.00D
-
对伪盲病人,最好采用( )检查
答案:闪光 VEP
-
对于调节过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翻转拍测量时负镜片通过困难
-
检查 worth4 灯时,如检查结果为 2 灯,则说明
答案:左眼抑制
-
检查 worth4 灯时,如检查结果为 3 灯,则说明
答案:右眼抑制
-
检查 worth4 灯时,如检查结果为 4 灯,则说明
答案:双眼融像功能正常
-
检查调节幅度时,负镜片法比移近移远法所测得结果()
答案:偏低
-
检查眼位时,角膜映光法发现右眼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左眼光点位于瞳孔颞侧缘,交替遮盖双眼由内到正位,属于:( )
答案:显性内斜
-
矫正老视传统且经典的方法是()
答案:框架眼镜
-
廖某,男,45 岁,平均调节幅度是()
答案:5D
-
廖某,男,45 岁,平均调节幅度是()
答案:5D
-
每只眼的眼外肌数目共有:( )
答案:6 条
-
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后,提示该患者是()
答案:远视
-
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后,提示该患者是()
答案:远视
-
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上,表示该患者是()
答案:正视
-
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上,表示该患者是()
答案:正视
-
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状态后形成 2 条焦线,一条位于视网膜前,一条位于视网膜上,提示该患者是()
答案:散光
-
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屈光状态后形成 2 条焦线,一条位于视网膜后,一条位于视网膜前,称为()
答案:混合性散光
-
平行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形成 2 条焦线,一条位于视网膜上,一条位于视网膜前,称为()
答案:单纯近视散光
-
平行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在不同平面形成 2 条焦线,都位于视网膜后,称为()
答案:复性远视散光
-
屈光不正的简写符号 DC 表示()
答案:柱镜
-
屈光不正简写符号 DS 表示()
答案:球镜
-
屈光矫正基础上调节灵活度不良的处理方法是()
答案:题目表述不完整,按后续 “单纯融像性聚散降低的唯一处理方法是(){球镜附加 \ 缓解棱镜 \ 融像范围训练 \ 手术}” 逻辑,结合内容,推测答案与调节灵活度训练相关,因原内容未明确对应,建议核对题目完整性
-
单纯融像性聚散降低的唯一处理方法是(){球镜附加 \ 缓解棱镜 \ 融像范围训练 \ 手术}
答案:翻转拍训练
-
如被检者不能判断眼前手动,则
答案:检查光感
-
如被检者不能判断眼前手动,则
答案:检查光感
-
如果某人 65 岁,习惯阅读距离 33cm,其 ADD 可能为
答案:+3.00D
-
水平聚散力测量,一般先测量()再测量()
答案:BI/BO
-
无论遮盖任一眼,去遮眼均从鼻侧向颞侧移动,提示:( )
答案:内斜视
-
眼睑下垂可能导致形觉剥夺性什么,无法进行视力矫正
答案:弱视
-
眼睑下垂可能导致形觉剥夺性什么,无法进行视力矫正
答案:弱视
-
用角膜映光法检查斜度时,反光点落在鼻侧瞳孔缘表示:( )
答案:-15°
-
用角膜映光法检查斜度时,反光点落在瞳孔缘与角膜缘中间表示:( )
答案:30°
-
正常情况下,负相对调节值不超过()
答案:+1.00D
-
正常人的立体视约为( )
答案:60″
-
正视眼调节远点位于( )
答案:眼前无限远
-
正相对调节的简写符号是()
答案:PRA
-
正相对调节的简写符号是()
答案:PRA
-
综合验光仪上右眼放置水平马氏杆查隐斜时点在右,线在左,则提示()
答案:外隐斜
-
综合验光仪上右眼放置水平马氏杆查隐斜时点在左,线在右,则提示()
答案:内隐斜
-
对比敏感度的临床应用是()
答案:屈光不正;白内障;弱视;黄斑部疾病;角膜屈光手术
-
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包括()
答案:眩光;瞳孔直径;空间频率;屈光状态;年龄
-
对于老视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生理现象;调节能力减退;视近物不清
-
聚散功能检查包括()
答案:集合幅度;水平聚散力;垂直聚散力;聚散灵敏度
-
老视的临床表现包括()
答案:视近困难;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视近不能持久;看文件时需要往远处放
-
眼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哪些( )
答案: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
影响视力的因素有()
答案:屈光不正;对比度;照明;瞳孔直径大小
-
检验验光中,中和点映光的特点,除了亮度大外,最主要的是红色。
答案:错
-
角膜屈光力为 + 43.05D,晶状体的屈光力为 + 19.11D
答案:对
-
角膜是眼屈光介质中屈光力最大的部分
答案:对
-
老视是指由于年龄所致生理性调节减弱,视近处物体不清楚
答案:对
-
老视属于屈光不正
答案:错
-
正镜片表示近视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