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次形考:

题1-15

1.

疾病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
  1. 机体有不适感

  2. 细胞受损的表现

  3. 机体对内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

  4. 劳动力下降和丧失

  5. 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2.

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体格健全

  2. 不生病

  3. 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4. 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5. 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3.

、内脏器官的坏死组织经自然管道排出后留下的空腔称为( )。

单选题 (3 分) 0
  1. 瘘管

  2. 窦道

  3. 溃疡

  4. 空洞

  5. 糜烂

4.

男,56岁,肝肿大,肝区胀痛,有长期饮酒史,患者肝脏最可能出现( )。

单选题 (3 分) 3
  1. 肝细胞脂肪变性

  2. 肝细胞嗜酸变性

  3. 肝窦内皮细胞增生

  4. 肝小动脉透明变性

  5. 肝细胞水样变性

5.

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填补缺损

  2. 纤维化转化为瘢痕

  3. 抗感染

  4. 能产生细胞外基质

  5. 分泌大量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再生

6.

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颅内压升高

  2. 脑膜刺激征

  3. 脑脓肿

  4. 脑动脉粥样硬化

  5. 颈内动脉栓塞

7.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

  2. 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

  3. 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

  4. 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

  5. 成纤维细胞和毛细淋巴管

8、细胞核缩小、消失见于( )。
单选题 (3 分) 3
  1. 水肿细胞

  2. 变性细胞

  3. 萎缩细胞

  4. 坏死细胞

  5. 以上均不可

9.

下述不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大面积烧伤

  2. 晚期胃癌

  3. 严重创伤

  4. 心肌梗死

  5. 皮肤荨麻疹

10.

男,57岁,右大腿大隐静脉曲张6年,行大隐静脉切除术,术中见静脉腔内多个褐色物堵塞血管,与血管壁紧密相连,该褐色物最可能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静脉内凝血块

  2. 静脉内血栓栓塞

  3. 静脉内血栓形成

  4. 静脉内瘤栓

  5. 静脉内细菌栓子

11.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肺淤血时( )。

单选题 (3 分) 3
  1. 肺泡内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

  2. 肺泡内含有多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3. 增生的肺泡上皮细胞

  4. 血管内皮细胞

  5. 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

12.

“槟榔肝”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
  1. 肝脂肪变

  2. 肝慢性淤血

  3. 肝混浊肿胀

  4. 肝硬化

  5. 肝慢性炎症

13.

最常见的栓子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血栓栓子

  2. 空气栓子

  3. 细菌栓子

  4. 肿瘤栓子

  5. 羊水栓子

14.

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急性右心衰竭

  2. 急性左心衰竭

  3. 脑出血坏死

  4. 肾功能衰竭

  5. 心源性休克

15.

DIC凝血功能紊乱变化特点为( )。

单选题 (3 分) 3
  1. 先低凝后高凝

  2. 先高凝后低凝

  3. 血液凝固性持续增高

  4. 血液凝固性降低

  5. 血浆纤溶活性明显增强

题16-27

16.

DIC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2. 凝血因子Ⅲ大量入血

  3. 凝血酶大量生成

  4.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5. 凝血因子Ⅴ的激活

17.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因素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
  1. 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2. 肾血流量减少

  3. 肾小球囊内压降低

  4. 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5.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18.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散热减少

  2. 产热增加

  3.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4.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5. 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19.

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依据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体液丢失的总量

  2. 细胞外液丢失的总量

  3.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4.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5. 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

20.

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低渗性脱水

  2. 高渗性脱水

  3. 水中毒

  4. 低钾血症

  5. 高钾血症

21.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

单选题 (3 分) 3
  1. 代谢性酸中毒

  2. 代谢性碱中毒

  3. 肾小管泌氢增加

  4. 心律失常

  5. 肾小管泌钾增加

22.

最易引起高钾血症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急性肾衰多尿期

  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 大量应用速尿

  4. 急性肾衰少尿期

  5. 大量应用胰岛素

23.

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单选题 (3 分) 3
  1. 代谢性酸中毒

  2. 代谢性碱中毒

  3. 呼吸性酸中毒

  4. 呼吸性碱中毒

  5.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24.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血钠降低

  2. 血钾降低

  3. 血镁降低

  4. 血钙降低

  5. 血磷降低

25.

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

单选题 (2 分) 0
  1. 代谢性酸中毒

  2. 代谢性碱中毒

  3. 呼吸性酸中毒

  4. 呼吸性碱中毒

  5.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二次形考:

题1-15

1.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
  1. 低张性低氧血症

  2. 等张性低氧血症

  3. 缺血性缺氧

  4. 淤血性缺氧

  5. 低动力性缺氧

2.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心脏

  2. 大脑

  3. 胃肠道

3.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 煤气中毒

  3. 支气管痉挛

  4. 严重贫血

  5. 亚硝酸盐中毒

4.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2.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3. 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4.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5. 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5.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干扰素

  2. PGE

  3. cAmp

  4. 脂皮质蛋白‒1

  5. 精氨酸加压素

6.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细菌

  2. 病毒

  3. 致热性类固醇

  4. 肿瘤坏死因子

  5. 螺旋体

7.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鳞状上皮损伤

  2. 浆液性炎

  3. 纤维素性炎

  4. 出血性炎

  5. 炎性充血

8.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单选题 (3 分) 3
  1. 生物性因子

  2. 免疫反应

  3. 物理性因子

  4. 化学性因子

  5. 机械性因子

9.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单选题 (3 分) 3
  1. 浆液性炎

  2. 假膜性炎

  3. 出血性炎

  4. 蜂窝织炎

  5. 脓肿

10.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单选题 (3 分) 3
  1. 皮肤的急性炎症

  2. 皮肤的慢性炎症

  3. 黏膜的渗出性炎症

  4. 黏膜的变质性炎症

  5. 黏膜的慢性炎症

11.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心包出血性炎

  2. 心包表面化脓性炎

  3. 心包浆液性炎

  4. 心包卡他性炎

  5. 心包纤维素性炎

12.

假膜性炎发展可引起( )。

单选题 (3 分) 3
  1. 假膜坏死发生穿孔

  2. 假膜溶解液化形成脓肿

  3. 假膜脱落形成溃疡

  4. 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

  5. 假膜机化发生黏连

13.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变性,坏死,增生

  2. 变质,渗出,增生

  3. 炎症介质的释放

  4. 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5. 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14.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多灌少流

  2. 不灌不流

  3. 少灌少流

  4. 少灌多流

  5. 多灌多流

15.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
  1.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2. 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

  3.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4. 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

  5.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题16-27

16.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儿茶酚胺

  2. 心肌抑制因子

  3. 血栓素A2

  4. 内皮素

  5. 血管紧张素Ⅱ

17.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少灌少流

  2. 多灌少流

  3. 不灌不流

  4. 少灌多流

  5. 多灌多流

18.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失多少,补多少

  2. 需多少,补多少

  3. 宁多勿少

  4. 宁少勿多

  5. 血压变化不明显时可不必补液

19.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少灌多流

  2. 多灌少流

  3. 少灌少流

  4. 多灌多流

  5. 不灌不流

20.

癌前期病变是指( )。

单选题 (3 分) 3
  1. 最终发展成癌的良性病变

  2. 有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

  3. 原位癌

  4. 十二指肠溃疡

  5. 早期浸润性癌

21.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单选题 (3 分) 3
  1. 未分化癌

  2. 纤维肉瘤

  3. 横纹肌肉瘤

  4. 纤维瘤

  5. 平滑肌肉瘤

22.

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淋巴管瘤

  2. 血管瘤

  3. 乳头状瘤

  4. 神经细胞瘤

  5. 黑色素瘤

23.

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肝癌

  2. 肺癌

  3. 鼻咽癌

  4. 乳腺癌

  5. 子宫颈癌

24.

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细胞分化程度

  2. 生长速度

  3. 有无包膜

  4. 有无继发改变

  5. 对机体影响大小

25.

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软骨

  2. 横纹肌

  3. 脂肪

  4. 血管

  5. 胆管上皮

    26.

    ①肺内的转移癌(肉眼观)

    ②乳腺癌(蔓延到皮肤,肉眼观)

    27.

    形考2第27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三次形考:

题1-15

1.良性高血压最早期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2. 左心室肥大

  3.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4. 肌型动脉中膜、内膜增厚

  5. 脑动脉壁的纤维素样坏死

2.

女,28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3年,近半年心悸,气短,近一个月双下肢水肿,查体:颈静脉怒张,双下肢凹陷水肿,肝大右肋下3 cm,听诊:心尖区可闻隆隆样及吹风样杂音,本患者最正确的诊断应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2. 二尖瓣关闭不全

  3.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4. 心力衰竭

  5. 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右心衰竭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2. 右冠状动脉主干

  3. 左冠状动脉主干

  4.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5. 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4.

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继发改变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斑块内出血

  2. 斑块破裂

  3. 血栓形成

  4. 钙化

  5. 动脉瘤形成

5.

高血压并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大脑皮质

  2. 侧脑室

  3. 蛛网膜下腔

  4. 基底节和内囊部

  5. 豆状核和丘脑

6.

对扩张性心肌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男性多于女性

  2. 20~50岁多见

  3. 心肌细胞可出现肥大

  4. 心腔扩张

  5. 心肌收缩力增强

7.

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
  1.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

  2.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

  3. 大量吸烟

  4. 高血压病

  5. 糖尿病

8.

肺水肿的表现不包括( )。

单选题 (3 分) 3
  1. 发绀

  2. 端坐呼吸

  3. 咳嗽

  4. 呼吸微弱

  5. 咯粉红色泡沫痰

9.

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代谢性酸中毒

  2. 代谢性碱中毒

  3. 呼吸性酸中毒

  4. 呼吸性碱中毒

  5.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10.

男,36岁。X线显示两肺密布灰白色的小结节,大小不一,部分融合成直径>2 cm的团块,伴有小空洞形成;周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矽肺

  2.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 肺癌

  4. 肺硬变

  5. 铍沉着症

11.

能够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肺脓肿

  2. 肺癌

  3. 慢性支气管炎

  4. 大叶性肺炎

  5. 浸润性肺结核

12.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

单选题 (3 分) 3
  1. 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化脓性炎

  2. 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炎症

  3. 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4. 肺泡的出血性炎

  5. 肺泡的急性卡他性炎

13.

肺气肿的病变发生在( )。

单选题 (3 分) 3
  1. 支气管

  2. 管径<2 mm的小支气管

  3. 终末细支气管

  4. 肺泡

  5. 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端肺组织

14.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 )。

单选题 (3 分) 3
  1. 肺肉质变

  2. 肺脓肿

  3. 脓胸

  4. 肺褐色硬变

  5. 败血症

15.

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肺炎杆菌

  2. 肺炎链球菌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流感嗜血杆菌

  5. 溶血性链球菌

题16-28

16.

呼吸衰竭通常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2. 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3. 内、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4. 血液不能携氧的后果

  5. 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的后果

17.

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治疗可( )。

单选题 (3 分) 3
  1. 持续给高浓度氧

  2. 间断性给高浓度氧

  3. 给纯氧

  4. 给高压氧

  5. 持续给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18.

正常时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肝细胞微粒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

  2. 肌红蛋白

  3. 衰老的红细胞

  4. 过氧化物酶

  5. 过氧化氢酶

19.

男性,50岁。20年前曾患“乙肝”,近几年来,面、胸部出现蜘蛛状血管痣,1月前发现黄疸,肝脏明显肿大,表面高低不平,质较硬,X线摄片发现肺内多个球形阴影,AFP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单选题 (3 分) 0
  1.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肺转移性肝癌

  2. 肝硬化,肝转移性肺癌

  3. 酒精后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肺转移癌

  4. 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肝癌及肺转移癌

  5. 肝硬化,肺癌合并肝癌(双原发癌)

20.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

  2. 比胃溃疡小

  3. 比胃溃疡易穿孔

  4. 比胃溃疡易癌变

  5. 可有出血的临床表现

21.

与食管癌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单选题 (3 分) 3
  1. 遗传

  2. 过量饮酒

  3. 土壤中钼的含量明显偏低

  4. 食管痉挛

  5. 食用过热饮食

22.

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表现有( )。

单选题 (3 分) 3
  1. 出血倾向

  2. 腹水

  3. 脾功能亢进

  4. 胃肠道淤血

  5. 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

23.

女,60岁。胃窦部有一较浅溃疡,直径3 cm,边缘不整齐,溃疡形似火山口状,明显出血坏死。此患者应诊断为:( )。

单选题 (2 分) 0
  1. 胃溃疡病

  2. 急性应激性溃疡

  3. 急性胃溃疡

  4. 早期凹陷型胃癌

  5. 溃疡型胃癌

24.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2. 使脑内兴奋性递质产生减少

  3. 使脑内抑制性递质产生增多

  4. 使脑的敏感性增高

  5. 抑制脑细胞的功能

25.

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消化道出血

  2. 利尿剂使用不当

  3. 便秘

  4. 感染

  5. 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