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次形考:
题1-15
疾病是指( )。
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内脏器官的坏死组织经自然管道排出后留下的空腔称为( )。
男,56岁,肝肿大,肝区胀痛,有长期饮酒史,患者肝脏最可能出现( )。
肉芽组织的结局是( )。
最易导致脑萎缩的因素是( )。
肉芽组织的基本成分是( )。
下述不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是( )。
男,57岁,右大腿大隐静脉曲张6年,行大隐静脉切除术,术中见静脉腔内多个褐色物堵塞血管,与血管壁紧密相连,该褐色物最可能是( )。
心力衰竭细胞是指肺淤血时( )。
“槟榔肝”是指( )。
最常见的栓子是( )。
脂肪栓塞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是( )。
DIC凝血功能紊乱变化特点为( )。
题16-27
DIC发生的关键环节是( )。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因素不包括( )。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
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依据是( )。
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类型是( )。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
最易引起高钾血症的是( )。
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
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 )。
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二次形考:
题1-15
乏氧性缺氧又称为( )。
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 )。
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 )。
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
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 )。
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
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 )。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
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
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 )。
假膜性炎发展可引起( )。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
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 )。
题16-27
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
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 )。
休克晚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
癌前期病变是指( )。
胫骨旁可见一巨大肿物,包膜不完整,切面淡红色、已侵犯骨皮质,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有少量胶原纤维形成,应诊断为( )。
上皮组织发生的肿瘤是( )。
肿瘤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
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 )。
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三次形考:
题1-15
1.良性高血压最早期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女,28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3年,近半年心悸,气短,近一个月双下肢水肿,查体:颈静脉怒张,双下肢凹陷水肿,肝大右肋下3 cm,听诊:心尖区可闻隆隆样及吹风样杂音,本患者最正确的诊断应是(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 )。
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继发改变是( )。
高血压并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
对扩张性心肌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不包括( )。
肺水肿的表现不包括( )。
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
男,36岁。X线显示两肺密布灰白色的小结节,大小不一,部分融合成直径>2 cm的团块,伴有小空洞形成;周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能够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是( )。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
肺气肿的病变发生在( )。
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 )。
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是( )。
题16-28
呼吸衰竭通常是( )。
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治疗可( )。
正常时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 )。
男性,50岁。20年前曾患“乙肝”,近几年来,面、胸部出现蜘蛛状血管痣,1月前发现黄疸,肝脏明显肿大,表面高低不平,质较硬,X线摄片发现肺内多个球形阴影,AFP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与食管癌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表现有( )。
女,60岁。胃窦部有一较浅溃疡,直径3 cm,边缘不整齐,溃疡形似火山口状,明显出血坏死。此患者应诊断为:( )。
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不包括( )。
下述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