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题库《管理案例分析》形考任务1:
判断正误(每小题10分,共100分)
管理案例写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安排案例撰写的时间。( )
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把握住4个关键环节,即分析形势、提出方案、预测结果和做出决策。( )
案例的结构安排通常可以遵循两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二是内容顺序。( )
案例写作原则的中立原则要求案例作者在对案例进行描述时,尽量使用中立性的语言,不进行评论或者使用带有倾向性的观点。( )
案例有其特定的文体和书写规范,是为特殊的教学目的服务的;而实例以写实为主,一般是对所发生的客观事实的介绍和描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书写规范。( )
案例写作原则中的前瞻原则是指案例作者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事件,推断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启发人们思考。( )
案例写作原则中的仿真原则是指案例作者根据企业实际自己杜撰案例中的人物和内容,设计案例作者关心的问题。( )
在案例学习中,谈判法是指定学生分别扮演谈判各方,设立谈判规则,陈述须要交涉的内容,确定谈判的结果。( )
管理案例就是围绕着一定的管理问题而对某一真实的管理情景所作的文字描述。不包括声像等其他媒介采编撰写方式。( )
案例内容的表述涉及很多方面,第一个就是写好案例的开头和结尾,即指案例的开头必须要和结尾相呼应。( )
电大题库《管理案例分析》形考任务2:
请自选(或由本课程辅导教师指定)文字教材中案例篇第五章-第十三章中的任意一章的【示范案例】中的案例,对案例正文进行资料补充。
案例补充要求:
1.可上网查阅、搜集相关资料,但必须标明补充资料的来源。
2.补充的资料需与案例问题相关。不可补充与案例问题无关的资料。
3.补充资料的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 所谓平台型组织,是一种由用户需求“拉动”的组织,企业的动力是接触用户的前台项目。从状态上讲,应该是“创客听用户的”。而科层制组织,是一种由领导者“推动”的组织,企业的动力是在不接触用户的后台职能部门。从状态上讲,应该是“员工听领导的”。
在平台型组织里,前台是最接近用户的,它们负责交互用户并理解用户的刚需;而后组织企业内部的资源形成对应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后台是提供资源和机制保障的,要确保平台具备“资源洼地”和“共享机制”,即要有质优价康的资源和公平分配的政策,能够吸引创客过来。说简单点,人家到你的平台上来创业,一是图你这里资源好,自己更容易成功;二是图你这里政策好,自己更容易致富。当然,后台也需要对整个平台进行“兜底”,设置一些产品品质、法律风险、内控风险的底线,并进行监督。毕竟,项目由于追求短期收益,长期看有可能带来一些对于平台的系统风险。
按理说,前台因为接近用户而能够洞察市场需求,后台又能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应该会不断有创客前赴后继地充当项目负责人,让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冒出来”。但事实上,这只是种天真的想象,后台的资源只是在理论上可以做到随需调用,但现实中还需要中台作为连接器。中台,既是后台的代言人,又是前台的业务伙伴,其本身的利益也应该与前台绑定在一起(相当于项目“强制跟投”)—负责甄选出好的项目注入资源,并对项目进行投后管理。
电大题库《管理案例分析》形考任务3:
请自选(或由本课程辅导教师指定)文字教材中案例篇第五章-第十三章中的任意一章的【案例作业】中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要求:
1.回答案例中的全部问题。
2.案例分析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1)独自完成:要求字数600~1000字之间。观点明确,理论联系实际,有自己的见解。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畅,不得抄袭。
(2)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①确定小组成员,每个小组不超过5个人,辅导教师需要在小组讨论前给予指导。
②每位小组成员先独立分析案例写出分析报告(或发言提纲),然后小组在线上或者线下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讨论与分析报告。
③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小组讨论与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讨论题目、讨论时间与地点、参加者名单、讨论过程记录、讨论结论报告。
④每位小组成员最后提交自己的分析报告(或发言提纲)和所在小组的讨论与分析报告。
⑤每位小组成员的自己的分析报告(或发言提纲)不少于200字,小组的讨论结论不少于800字。
答:请分析产品品质问题对SH精工公司发展的影响:
1、造成许多客户撤单;
2、丢失许多客户;
3、造成巨大金额损失;
4、对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增加了黑点。
请结合案例,提炼该企业产品出现品质问题的具体原因:
1、员工产品质量意识放松;
2、项目部没有给予重视;
3、生产部培训考核过于放松;
4、品保部工作过于放松。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品保部经理,你会怎样做:
1、调整员工工作心态;
2、增加员工培训和考核。
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
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优质与低价往往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就意味着质量相对不高,便宜的商品通常被消费者冠以“低档次”“低质量”,而对于全世界的企业来说,即便能够生产出优质、低价的产品, 也很难成功地将其卖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宜家却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通过以平均低于竞争对手30%~50%的价格销售高品质的商品,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既进行渠道经营又进行产品经营并且取得成功的非上市公司,在保持“美观实用、种类繁多”的基础上实现低价格战略是宜家将“鱼”与“熊掌”收入囊中的法宝。宜家产品生产销售流程体系如图13-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