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30道随机题(275道单选题),1道完形填空题 ,已配置 100 分

《药理学(药)》形考任务3: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不能耐受ACEI的高血压患者,可替换的药物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硝苯地平
B.氯沙坦
C.哌唑嗪
D.氢氯噻嗪
E.普萘洛尔
正确答案: B
2.
氯沙坦的降压机制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阻断了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和释放醛固酮作用
B.阻断了β受体的心脏兴奋作用
C.阻断了α受体的缩血管作用
D.阻断了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作用
E.阻断了醛固酮释放作用
正确答案: A
3.
普萘洛尔更适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伴有心绞痛及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
B.伴有心衰的高血压患者
C.伴有血脂紊乱的高血压患者
D.伴有高血糖的高血压患者
E.伴有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正确答案: A
4.
抗高血压药物中更适合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但有干咳副作用的药物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氯沙坦
B.硝苯地平
C.哌唑嗪
D.卡托普利
E.氯沙坦
正确答案: D
5.
氢氯噻嗪可单用于治疗(   )。

单选题 (2 分) 2分
A.重度高血压
B.单高收缩压型高血压
C.轻度高血压
D.中度高血压
E.不可单用
正确答案: C
6.
氯沙坦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机制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
B.阻断β受体,抑制心肌过度兴奋
C.阻断因AT1过度兴奋导致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心肌组织增生等
D.抑制Na+-K+-ATP酶
E.抑制钙通道
正确答案: C
7.
利尿药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应注意(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逐渐消除水钠潴留
B.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体重每天减轻1~2.0千克为宜。
C.首剂加倍,使尿量很快增加,快速消除水钠潴留
D.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体重每天减轻0.5~1.0千克为宜。
E.长期小剂量给药,温和消除水钠潴留
正确答案: D
8.
呋塞米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水与电解质紊乱
B.耳毒性
C.高尿酸血症
D.直立性低血压
E.胃肠道反应
正确答案: D
9.
所有射血分数(EF)值下降的心功能不全患者,都应使用(    )。

单选题 (2 分) 2分
A.β受体拮抗剂
B.ACEI
C.利尿剂
D.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E.强心苷类
正确答案: B
10.
呋塞米减轻水钠潴留的机制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拮抗β受体
B.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和氯的重吸收
C.拮抗醛固酮受体
D.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
E.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
正确答案: B
11.
β受体拮抗剂更适用伴有下列哪种并发症的心绞痛患者( )。

单选题 (2 分) 2分
A.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B.肝、肾功能不良
C.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梗死
D.高血压或心律失常
E.心肌梗死和肾功能不良
正确答案: D
12.
更适用于变异型心绞痛治疗的药物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长效硝酸酯类
B.β受体拮抗剂
C.钙拮抗剂
D.速效硝酸酯类
E.硝酸异山梨酯
正确答案: C
13.
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分
A.大剂量加重心衰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耐受性
B.面潮红、眼压增高、体位性低血压
C.面潮红、眼压增高,大剂量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D.面潮红、眼压增高,引起血栓形成
E.面潮红、眼压增高,引起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 B
14.
有关硝酸酯类的耐受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硝酸酯之间有交叉耐受性
B.应间歇给药
C.停药后,耐受性消失
D.产生耐受性后加大剂量给药,不会加重不良反应
E.产生耐受性后,可换用其他类抗心绞痛药
正确答案: D
15.
他汀类的非调脂作用是指(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抗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
B.抗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抗炎、抗骨质疏松
C.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抗炎、抗骨质疏松、 抗血栓
D.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
E.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抗骨质疏松
正确答案: E
16.
在针对血液系统的治疗中,阿司匹林临床主要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溶血栓
B.外科手术防止凝血
C.深静脉血栓
D.止血
E.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等
正确答案: E
17.
华法林口服主要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血栓栓塞性疾病
B.抗血小板治疗
C.溶血栓治疗
D.体外抗凝
E.抗凝治疗
正确答案: A
18.
关于肝素类和华法林,正确的论述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抗凝血药;前者须注射给药,后者可口服
B.溶血栓药;前者须注射给药,后者可口服
C.抗贫血药;前者须注射给药,后者可口服
D.血容量扩充药;前者需注射给药,后者可口服
E.抗血小板药; 前者须注射给药,后者可口服
正确答案: A
19.
不属于抗血栓药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B.右旋糖酐及羟乙基淀粉
C.利发沙班
D.阿加曲班
E.低分子量肝素
正确答案: B
20.
尿激酶主要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增加血容量
B.溶栓治疗
C.抗凝治疗
D.抗血小板治疗
E.新鲜血栓致血管闭塞性疾病
正确答案: E

题21-30

21.
苯海拉明临床上主要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失眠
B.消化性溃疡
C.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皮肤黏膜过敏、晕动病
E.降压
正确答案: D
22.
关于组胺H1受体的分布论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支气管平滑肌
B.皮肤和毛细血管
C.子宫、胃肠道平滑肌
D.肝脏、心脏、中枢神经
E.心房、中枢神经
正确答案: D
23.
组胺H2受体兴奋时,会产生(   )。

单选题 (2 分) 2分
A.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B.胃酸和胃泌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
C.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水肿
E.神经兴奋
正确答案: B
24.
H2受体可能不存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胃壁细胞
B.血管
C.子宫平滑肌
D.心室肌
E.窦房结
正确答案: C
25.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选择性高,主要作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皮肤、黏膜毛细血管
B.胃壁细胞
C.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
D.子宫
E.中枢神经
正确答案: A
26.
色甘酸钠可用于哮喘是由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增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释放
B.增加组织胺释放
C.可抑制抗原抗体结合后过敏介质释放
D.抑制低免疫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E.增加5-HT的释放
正确答案: C
27.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胃肠刺激、心律失常、惊厥等
B.胃肠刺激
C.诱发过敏反应
D.头疼、头晕
E.肾损伤
正确答案: A
28.
氨茶碱主要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B.用于哮喘的急性发作
C.各种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D.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正确答案: C
29.
沙丁胺醇临床上以喷雾剂给药,主要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分
A.长期应用,预防哮喘发作
B.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用于轻、中度哮喘的预防
D.治疗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E.预防哮喘
正确答案: B
30.
关于沙丁胺醇的正确论述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稳定肥大细胞,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B.拮抗气管平滑肌上的H1受体,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减少过敏介质释放,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D.激动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预防发作
E.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预防哮喘发作
正确答案: D

二、药物说明书综合练习(点击作答区域,从下拉选项中选择正确内容)【可参考第13章分析药物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卡托普利片

商品名称:卡托普利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 1. 1 ;2.心力衰竭。

【规格型号】 25mg*100s

【用法用量】 2 :高血压,口服一次 3 ,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mg,每日2~3次,疗效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药。2. 4 :降压与治疗心力衰竭, 5 0.3mg/kg,每日3次,必要时,每隔8~24小时增加0.3mg/kg,求得 6 。

 

【不良反应】 较常见的有:(1)皮疹。(2)心悸, 7 ,胸痛。(3) 8 。(4)味觉迟钝。

【禁 忌】 对本品或其他 9 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 10 服药。 2、本品可使血尿素氮、肌酐浓度增高;可能增高血钾,与保钾利尿剂合用时尤应注意检查血钾。 3、下列情况慎用本品:(1) 11 如严重系统性红斑狼疮,此时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的机会增多。(2)骨髓抑制。(3) 12 ,可因血压降低而缺血加剧。(4)血钾过高。(5)主动脉瓣狭窄,此时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儿童用药】 曾有报告本品在婴儿可引起血压过度与持久降低伴少尿与抽搐,故应用本品仅限于 13 。

【老年患者用药】  14 对降压作用较敏感,应用本品须酌减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能 15 。 2、本品可排入乳汁,其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故授乳妇女应用必须权衡利弊。 3、孕妇吸收ACE I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死亡, 16 。

 

【药物相互作用】 1.与 17 同用使降压作用增强,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本品开始用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 2.与其他扩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如拟合用,应从小剂量开始。 3.与 18 物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 19 。

【药物过量】  20 ,应立即停药,并扩容以纠正,在成人还可用血液透析清除。

 

【药理毒理】 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 21 不能转化为 22 ,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口服后15分钟起效, 23 达血药峰浓度。持续。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 24 短于3小时, 25 会产生药物潴留。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最大治疗作用。在肝内代谢为二硫化物等。本品经肾脏排泄,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本品可通过乳汁分泌,可以通过胎盘。
完形填空题 (40 分) 40 分
(1)
A.成人常用量
B.均开始按体重
C.高血压
D.最低有效量
E.小儿常用量
F.12.5mg

(2)
A.成人常用量
B.均开始按体重
C.高血压
D.最低有效量
E.小儿常用量
F.12.5mg

(3)
A.成人常用量
B.均开始按体重
C.高血压
D.最低有效量
E.小儿常用量
F.12.5mg

(4)
A.成人常用量
B.均开始按体重
C.高血压
D.最低有效量
E.小儿常用量
F.12.5mg

(5)
A.成人常用量
B.均开始按体重
C.高血压
D.最低有效量
E.小儿常用量
F.12.5mg

(6)
A.成人常用量
B.均开始按体重
C.高血压
D.最低有效量
E.小儿常用量
F.12.5mg

(7)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餐前1小时
C.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
D.心动过速
E.咳嗽
F.自身免疫性疾病

(8)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餐前1小时
C.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
D.心动过速
E.咳嗽
F.自身免疫性疾病

(9)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餐前1小时
C.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
D.心动过速
E.咳嗽
F.自身免疫性疾病

(10)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餐前1小时
C.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
D.心动过速
E.咳嗽
F.自身免疫性疾病

(11)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餐前1小时
C.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
D.心动过速
E.咳嗽
F.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餐前1小时
C.脑动脉或冠壮动脉供血不足
D.心动过速
E.咳嗽
F.自身免疫性疾病

(13)
A.老年人
B.通过胎盘
C.孕妇禁用
D.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14)
A.老年人
B.通过胎盘
C.孕妇禁用
D.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15)
A.老年人
B.通过胎盘
C.孕妇禁用
D.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16)
A.老年人
B.通过胎盘
C.孕妇禁用
D.其他降压治疗无效者

(17)
A.血钾过高
B.利尿药
C.逾量可致低血压
D.潴钾药

(18)
A.血钾过高
B.利尿药
C.逾量可致低血压
D.潴钾药

(19)
A.血钾过高
B.利尿药
C.逾量可致低血压
D.潴钾药

(20)
A.血钾过高
B.利尿药
C.逾量可致低血压
D.潴钾药

(21)
A.血管紧张素Ⅱ
B.肾功能损害时
C.血管紧张素Ⅰ
D.1-1.5小时
E.半衰期

(22)
A.血管紧张素Ⅱ
B.肾功能损害时
C.血管紧张素Ⅰ
D.1-1.5小时
E.半衰期

(23)
A.血管紧张素Ⅱ
B.肾功能损害时
C.血管紧张素Ⅰ
D.1-1.5小时
E.半衰期

(24)
A.血管紧张素Ⅱ
B.肾功能损害时
C.血管紧张素Ⅰ
D.1-1.5小时
E.半衰期

(25)
A.血管紧张素Ⅱ
B.肾功能损害时
C.血管紧张素Ⅰ
D.1-1.5小时
E.半衰期

正确答案: (1) C    (2) A    (3) F    (4) E    (5) B    (6) D    (7) D    (8) E    (9) A    (10) B    (11) F    (12) C    (13) D    (14) A    (15) B    (16) C    (17) B    (18) D    (19) A    (20) C    (21) C    (22) A    (23) D    (24) E    (25) B

 

《药理学(药)》形考任务4: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50道随机题(770道单选题) ,已配置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题1-10

1.

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胃泌素抑制剂、丙谷胺

  2. 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

  3. 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

  4.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5. 胃舒平

2.

西咪替丁为哪一种受体阻断药(    )。

单选题 (2 分) 2
  1. M

  2. 胃泌素

  3. PGE2

  4. 质子泵

  5. H2   

3.

奥美拉唑是通过抑制H+-K+-ATP酶而抑制(   )。

单选题 (2 分) 2
  1. 组胺释放

  2. 胃酸分泌

  3. M受体

  4. 胃溃疡

  5. 十二指肠溃疡

4.

西咪替丁临床上用于治疗(    )。

单选题 (2 分) 2
  1. 十二指肠溃疡

  2. 胃溃疡

  3. 反流性食管炎

  4.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

  5. 反流性食管炎、应激性溃疡

5.

 前列腺素类药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西咪替丁

  2. 氢氧化铝

  3. 哌仑西平

  4. 哌仑西平

  5. 米索前列醇

6.

M1胆碱受体阻断药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西咪替丁

  2. 氢氧化铝

  3. 哌仑西平

  4. 奥美拉唑

  5. 米索前列醇

7.

胃酸中和药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西咪替丁

  2. 氢氧化铝

  3. 哌仑西平

  4. 奥美拉唑

  5. 米索前列醇

8.

奥美拉唑临床上用于治疗(   )。

单选题 (2 分) 2
  1. 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2. 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3. 胃酸过多

  4. 食道炎、结肠炎

  5. 食道癌

9.

奥美拉唑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长期应用有可能引起(    )。

单选题 (2 分) 2
  1. 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癌症

  2. 胃肠道反应和头痛,萎缩性胃炎

  3. 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萎缩性胃炎

  4. 皮疹、眩晕、嗜睡、失眠

  5. 萎缩性胃炎

10.

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甲硝唑

  2. 奥美拉唑

  3. 氢氧化铝

  4. 克拉霉素

  5. 阿莫西林

题11-20

11.

关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严重中毒性感染需大剂量用药

  2.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维持量用药

  3. 替代疗法给予生理剂量

  4. 维持量无论药物的时效长短均要隔日晨给药

  5. 维持量根据药物的时效长短分为每日晨给药和隔日晨给药

12.

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长期大剂量用药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2. 一般剂量应用数日一般不产生不良反应

  3. 替代疗法应用生理剂量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4. 特大剂量应用数日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5. 单一大剂量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13.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抗炎作用

  2. 抗毒素、抗休克

  3. 疫抑制及抗过敏

  4. 允许作用

  5. 保护胃黏膜

14.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替代疗法、严重感染

  2. 局部抗炎

  3. 自身免疫性疾病

  4. 休克、血液病

  5. 高血压

15.

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是由于(    )。

单选题 (2 分) 2
  1. 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

  2. 减少PGE2的产生

  3. 减少缓激肽产生

  4. 收缩血管

  5. 扩张血管

16.

糖皮质激素在抗炎的同时,对机体的不利反应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胃肠道反应

  2. 头晕

  3. 炎症组织瘢痕

  4. 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可致感染扩散和伤口愈合延迟

  5. 头疼

17.

糖皮质激素抗毒素和退热作用与哪项有关(   )。

单选题 (2 分) 2
  1. 抗炎作用

  2. 免疫抑制及抗过敏

  3. 抑制缓激肽释放

  4. 减少PGE2的产生

  5. 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18.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抗炎

  2. 抗毒素

  3.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4. 抗休克

  5. 免疫抑制

19.

糖皮质激素解除或减轻过敏症状是由于(   )。

单选题 (2 分) 2
  1. 减少PGE2的产生

  2.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3. 抑制炎症

  4. 抑制瘙痒

  5. 减少TXA2生成

20.

糖皮质激素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BCE    )。

单选题 (2 分) 0
  1. 肌无力、萎缩,向心性肥胖

  2. 诱发和加重感染,停药反应

  3. 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白内障

  4. 引起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骨质疏松、中风

  5. 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

题21-30

21.

对于罗格列酮,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为胰岛素增敏剂

  2. 减少葡萄糖吸收

  3.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4. 改善血脂紊乱

  5. 缓解胰岛素耐受

22.

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
  1. 抑制葡萄糖吸收

  2. 抑制糖异生、增加糖酵解

  3.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4. 促进胰岛素分泌

  5. 促进葡萄糖的摄取

23.

瑞格列奈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

  2. 作用不依赖β细胞功能

  3. 关闭ATP依赖的钾通道

  4. 促进钙内流,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5.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24.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类药物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磺酰脲类

  2. 双胍类

  3. 胰岛素增敏药

  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25.

具有影响凝血功能的口服降糖药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格列齐特

  2. 二甲双胍

  3. 罗格列酮

  4. 阿卡波糖

  5. 西格列汀

26.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降低血糖,增加脂肪合成

  2. 减少肾血流,增加心脏功能

  3. 增加蛋白质合成

  4. 促进生长

  5. 降低血脂

27.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诱发乳酸酸中毒

  2. 恶心、呕吐

  3. 口中异味

  4. 低血糖

  5. 头疼

28.

关于阿卡波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2. 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改善血脂紊乱

  3. 可缓解胰岛素耐受

  4.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5. 为胰岛素增敏药

29.

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口服降糖药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二甲双瓜

  2. 米格列醇

  3. 罗格列酮

  4. 格列美脲

  5. 西格列汀

30.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低血糖

  2. 过敏反应

  3. 胃肠道刺激

  4. 脂肪萎缩

  5. 胰岛素耐受

题31-40

31.

属于第一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洛美沙星

  2. 左氧氟沙星

  3. 氟罗沙星

  4. 莫西沙星

  5. 诺氟沙星

32.

红霉素的临床适应证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耐药金葡菌感染

  2. 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

  3. 军团菌病

  4.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生殖系统感染

  5. 二重感染

33.

抗菌药联合应用的适应证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原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2. 单药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3. 轻度上呼吸道感染

  4. 需长期用药且单药易产生耐药性

  5. 单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

34.

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注射剂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头孢拉定

  2. 头孢唑林

  3. 头孢他定

  4. 头孢利定

  5. 头孢孟多

35.

关于氟喹诺酮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仅用于呼吸道感染

  2. 仅用于泌尿道感染

  3. 可用于全身不同系统的感染

  4. 只可用于内脏厌氧菌感染

  5. 仅用于用于结核及军团菌感染治疗

36.

针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前者是磺胺类药,后者是磺胺增效剂

  2. 前者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后者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3. 二者合用抗菌作用不变

  4. TMP单用易引起细菌耐药

  5. 二者合用药效增强

37.

不符合抗菌药合理应用原则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体温升高即可应用抗菌药

  2. 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给药

  3. 根据抗菌药的剂量范围给药

  4.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5. 根据病原菌和药物适应证给药

38.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链霉素

  2. 林可霉素

  3. 阿米卡星

  4. 奈替米星

  5. 庆大霉素

39.

青霉素G不可用于(    )。

单选题 (2 分) 2
  1.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4.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心内膜炎

  5. 疏松结缔组织炎、丹毒、猩红热

40.

关于1代到4代头孢类抗菌素临床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第1代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2. 第2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肺炎、胆道、尿道感染和菌血症

  3. 第3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全身严重感染

  4. 第4代主要治疗敏感菌所致严重感染,属特殊使用管理类别。

  5. 第3代、第4代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题41-50

41.

青霉素G杀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   )。

单选题 (2 分) 2
  1. 转移酶和激活聚糖酶

  2. 合成酶和激活转肽酶

  3. 转肽酶和激活自溶酶

  4. 聚糖酶和激活转移酶

  5. 自溶酶和激活合成酶

42.

氟喹诺酮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胃肠道反应

  2. 神经兴奋

  3. 皮肤过敏

  4. 肾损害

  5. 软骨损害

43.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3. 抑制细菌的叶酸与核酸代谢

  4.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5. 影响细菌线粒体的功能

44.

红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2. 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

  3. 与细菌的30s亚基结合

  4. 抑制DNA多聚酶

  5. 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45.

头孢菌素类分为4代,下列选项中关于第1代到第4代的特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对革兰阴性菌活性更强

  2. 肾毒性越来越轻或无肾毒性

  3. 更易引起二重感染

  4. 细菌更容易对其耐药

  5. 抗菌谱更广

46.

属于β-内酰胺类,具有与青霉素类相似的杀菌机制的抗菌素类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头孢菌素类

  2. 多黏菌素类

  3. 磺胺类

  4. 氟喹诺酮类

  5. 氨基糖苷类

47.

应高度重视的青霉素不良反应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皮肤过敏

  2. 肌内注射可致局部疼痛

  3. 过敏性休克

  4. 赫氏反应

  5. 青霉素脑病

48.

对于抗菌药滥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非细菌感染用抗菌药、随意预防用药

  2. 只要感染就静脉滴注抗菌药

  3. 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 发生耐药或二重感染时不及时换药

  5. 发生耐药或二重感染时及时换药

49.

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2
  1. 过敏反应

  2. 2代至4代有二重感染

  3. 凝血障碍

  4. 神经抑制或兴奋

  5. 饮酒后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50.

关于青霉素G的抗菌谱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
  1. 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2. 梅毒螺旋体

  3. 放线菌

  4. 少数革兰阴性杆菌

  5. 甲氧西林耐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