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机考成绩12.1 安全技术与管理
一、单选题

问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安全需要处于第( )个层次。
选项:




答案:二
问题 2:我国和日本的有关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灾害的次数,一般占事故总数的( )。
选项:
60%
70%
80%
90%
答案:90%
问题 3: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ICI) 于()年针对化工装置而开发的一种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选项:
1972
1973
1974
1975
答案:1974
问题 4:安全检查表的()可以与其他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如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以及后续介绍的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联合使用。
选项:
作用
实质
形式
使用
答案:使用
问题 5:决策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决策问题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即其自然状态的确定与否)可分为( )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选项:
主观型
客观型
确定型
未知型
答案:确定型
问题 6:起始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造成事故后果的最初的()事件。
选项:
源由
原因
起因
条件
答案:原因
问题 7:由于决策是面向( )所作的抉择,所以决策的环境条件都带有不确定性。
选项:
解决问题
未知领域
特定目标
未来发生事件
答案:未来发生事件
问题 8: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集表示:()。
选项:
能使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能使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能使顶事件不发生的基本事件集合
能使顶事件不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答案:能使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问题 9:布朗宁经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后认为,人员进行重复操作时,失误率为() ,并推荐取 10 – 2。
选项:
10 – 5 ~ 10 – 3
10 – 4 ~ 10 – 3
10 – 3 ~ 10 – 2
10 – 2 ~ 10 – 1
答案:10 – 3 ~ 10 – 2
问题 10:模糊事故树分析法,由于统计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专家经验的局限性,得到的数据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采用()在概率空间中的模糊数来表示失效概率,以失效的可能性代替失效概率。
选项:
措施
定义
策略
方法
答案:定义
问题 11: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属于( )评价方法。
选项:
定性
定量
半定量
定性、定量
答案:定量
问题 12:预先危害分析中的第 3 级危险源划为()。
选项:
安全的
临界的
危险的
灾害的
答案:危险的
问题 13: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一种(),包含于物的故障之中。
选项:
异常状态
失效状态
差错状态
故障状态
答案:故障状态
问题 14:()论认为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
选项:
事故因果连锁
轨迹交叉
事故致因
多因素
答案:轨迹交叉
问题 15:统计图表是把统计调查分析所得()的汇总整理,按一定的形式绘制成图表。
选项:
数字资料
数据资源
数字信息
数字档案
答案:数字资料

二、多选题

问题 1:HAZOP 是一种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的结构化分析方法,方法的本质是通过系列会议对()进行分析。
选项:
工艺图
操作规程
流程图
操作步骤
答案:工艺图、操作规程
问题 2:事故统计是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事故资料和数据进行(),从而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指明方向。
选项:
加工
整理
综合
分析
答案:加工、整理、综合、分析
问题 3:FMEA 分析方法的优点表现在:是(),研究元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选项:
从下而上
从上而下
从局部到整体
从整体到局部
答案:从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
问题 4:备件门按照失效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
选项:
CSP
WSP
HSP
WPS
答案:HSP、WPS
问题 5:进入 21 世纪后,特别是近 10 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事故致因分析领域,形成基于()的事故致因分析理论。
选项:
大体系
大系统
大数据
智能化
答案:大系统、大数据、智能化

三、判断题

问题 1:遗传及生活环境差、经济困难、领导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作业方法未标准化、工作纪律差等因素属于海因里希理论的 A 模块。
选项:

×
答案:√
问题 2:个性粗暴无情、轻浮、幼稚、过度疲劳、身体状况不好、无视安全规章、知识与技术缺乏等因素属于海因里希理论的 A 模块。
选项:

×
答案:×
问题 3:将实际安全检查结果的量化数值除以检查项数和,便可知道检查对象的总体安全状况等级。
选项:

×
答案:√
问题 4:风险率用单位时间内事故造成损失的大小来表示。单位时间可以是一年、半年或一个月等,也可以是系统运行(或大修)周期。
选项:

×
答案:×
问题 5:主次图是主次排列图的简称,又称为分层排列图或排列图。主次图是按数量多少依次排列的条形图与累计百分比曲线图相结合的坐标图形。
选项:

×
答案:√
问题 6: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 “系统” 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 “系统” 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选项:

×
答案:√
问题 7:由最小径集构成的树可认为是一棵成功树。利用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的对偶关系可知,事故树的对偶树即为成功树。经过这样的变换,事故树上每个故障的基本事件和门的对偶都变成成功的基本事件和门。显然,所求出的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就是原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选项:

×
答案:√
问题 8:在耦合事故树中,耦合事件分为耦合基本事件和耦合中间事件,基本事件分为耦合基本事件和非耦合基本事件,中间事件分为耦合中间事件和非耦合中间事件。
选项:

×
答案:√
问题 9:事故树中所谓的模块分解就是将一个完事的事故树分解为数个模块和基本事件的组合。
选项:

×
答案:√
问题 10:对事故树进行模块分解前,必须对原事故树进行简化。简化后的事故树才能保证事故树的基本事件是相关的。
选项:

×
答案:√
问题 11:进行 FMEA 时,一开始就不能决定分析到什么程度,分析到哪一层,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分析目的;二是系统的复杂程度。
选项:

×
答案:×
问题 12:事件树分析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
选项:

×
答案:√
问题 13:事件的发生受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时决策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选项:

×
答案:√
问题 14:环节事件所需考虑的环节事件通常以安全防护装置的成功或失败,此外还应考虑其他可能对起始事件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的事件。
选项:

×
答案:√
问题 15:HAZOP 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分析组成员相互促进、开拓思路。因此,成功的 HAZOP 分析需要所有参加人员自由地陈述他们各自的观点,允许成员之间互相批评或指责,为了让 HAZOP 分析过程有较高的效率和质量,整个分析过程必须有系统的规则,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选项: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