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1
习近平总书记在定位贵州省情时,放在首位的是( )。
2015年西部第1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是( )。
贵州建省的标志是( )的设置。
1978年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创造了( )。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 )最大”。
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是( )。
“贵州生态日”是每年的(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民族成分( )。
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 )。
“中国金州”指的是( )。
贵州多民族居住与分布特点是( )。
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进行”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是( )。
新时代贵州精神有( )。
认识贵州省情的观点有( )。
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 )。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90%,已经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 )
丹寨县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
贵州拥有三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我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
近年来贵州全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 )
新国发2号文件从103项重大政策、139个重大工程项目、25个试点示范等多方面予以明确支持贵州闯新路。( )
形考任务2
贵州地势是( )。
被称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 )。
朝廷在贵州大规模改土归流基本完成是在( )。
贵州境内最大的河流是( )。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 )。
下列民族中不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 )。
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是( )。
明代官府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是( )。
明朝为贵州发展驿道运输的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1935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史称( )。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主要的地貌类型为( )。
贵州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于( )。
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有( )。
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的民族有( )。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主要标志是( )。
贵州全省总面积为17.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 )
2019 年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
贵州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6位,品种齐全、煤质优良,超过江南12 省区总量之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
解放后,贵州在社会改革中,根据“慎重稳进”的方针和”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原则,执行一系列符合贵州实际的民族政策。( )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东、广西毗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