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当前测试为随机抽题,抽题后共有10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5道判断题 ,已配置 100 分
1.

清代乾隆年间,锡伯族部众开始了万里戍边的征程,从当时的盛京(沈阳)迁往今天的( )地区。

单选题 (5 分) 5
  1. 云南

  2. 新疆

  3. 西藏

  4. 青海

2.

文成公主进藏发生在( )

单选题 (5 分) 5
  1. 唐代

  2. 宋代

  3. 汉代

  4. 秦代

3.

昭君出塞发生在( )

单选题 (5 分) 5
  1. 秦代

  2. 唐代

  3. 汉代

  4. 宋代

4.

著名的瓦氏夫人抗倭故事发生在( )。

单选题 (5 分) 5
  1. 唐代

  2. 宋代

  3. 汉代

  4. 明代

5.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 )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单选题 (5 分) 5
  1.  人民政府领导下

  2. 共产党统一领导下

  3.  各自治区政府领导下

  4.  国家统一领导下

6.

做到坚持“两个结合”,核心要义是把维护国家统一、( )放在第一位。

单选题 (5 分) 5
  1. 共同繁荣发展

  2. 民族和谐

  3. 民族团结

  4. 民族平等

7.

( )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鲜明主线。

单选题 (5 分) 5
  1.  统一多民族

  2.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民族自治

8.

( ),开辟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单选题 (5 分) 5
  1. 新中国成立

  2. 改革开放

  3.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9.

改革开放特别是( )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理论。

单选题 (5 分) 5
  1. 党的十七大

  2. 党的十六大

  3. 党的十八大

  4. 党的十九大

10.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要做到“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单选题 (5 分) 5
  1. 维护民族习俗

  2. 维护民族团结

  3. 维护民族尊严

  4. 维护民族平等

11.

要在( )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

多选题 (6 分) 6
  1. 社会主义发展史

  2. 改革开放史

  3. 新中国史

  4. 党史

1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冶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经济、政治、( )、( )基础。

多选题 (6 分) 6
  1. 文化

  2. 生态

  3. 社会

  4. 法治

13.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多选题 (6 分) 6
  1. 都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2.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

  4.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14.

加强民族大团结,我们需要( )。

多选题 (6 分) 6
  1. D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

  2.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 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4. 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15.

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原则,其中包含( )。

多选题 (6 分) 6
  1. 无产阶级民族平等以消灭私有制为前提,这是资本主义民族平等和社会主义民族平等的最大的区别。

  2. 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3. 各民族都应该平等地履行相同的义务。

  4. 各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

16.

各民族都是独特的,因此在文化上没必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判断题 (4 分) 4
17.

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

判断题 (4 分) 4
18.

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判断题 (4 分) 4
19.

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综合反映,是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核心要素。

判断题 (4 分) 4
20.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辩证统一体。

判断题 (4 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