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当前测试为随机抽题,抽题后共有20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10道判断题 ,已配置 100 分

题目1-15

1.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

单选题 (3 分)

过错推定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

危险责任原则

2.

下列哪一部门依法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单选题 (3 分)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环境保护卫生主管部门

国务院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3.

《森林法》规定的自然资源调查制度是( )。

单选题 (3 分)

森林资源清查制度

森林资源普查制度

森林资源调查制度

森林资源调查评价制度

4.

环境法律关系受( )的影响和制约。

单选题 (3 分)

社会

大气污染

自然规律

环境破坏

5.

法是人们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属于( )。

单选题 (3 分)

社会规范

社会制度

社会习惯

社会道德

6.

草原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承包方与受让方在转让合同中约定的转让期限( )。

单选题 (3 分)

不得超过原承包合同剩余的期限

可以超过原承包合同剩余的期限

与原承包合同的期限一样

与原承包合同的期限一样

7.

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应当与( )相衔接。

单选题 (3 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

防沙治沙规划

村庄和集镇规划

8.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又称( )。

单选题 (3 分)

权利

义务

客体

“权义客体”

9.

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 ) 。

单选题 (3 分)

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

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

在草原上拉肥土

10.

下列关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3 分)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三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无关利益方无权起诉

经登记的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11.

对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所做的处理,当事人不服可提起( )

单选题 (3 分)

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或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12.

( )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单选题 (3 分)

县级以地方人民政府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3.

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法律依据是( )。

单选题 (3 分)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

环境标准

14.

非法开垦草原,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的罚款。

单选题 (3 分)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一倍以上七倍以下

一倍以上十倍以下

15.

立法,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 ),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单选题 (3 分)

职权和程序

职权

程序

权限

题目16-35

16.

首次在( )宪法中明确规定了草原是区别于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的一种自然资源。

单选题 (3 分)

1954年

1975年

1978年

1982年

17.

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 )。

单选题 (3 分)

自然保护区制度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18.

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 )。

单选题 (3 分)

海洋倾倒

石油勘探泄漏

渔业捕捞

陆地排放

19.

违反规定擅自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破坏草原植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草原被破坏前3年平均产值( )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单选题 (3 分)

三倍以上六倍以下

三倍以上十二倍以下

六倍以上十二倍以下

六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20.

追究行为人行政责任时,判断其是否存在过错的标准是( )。

单选题 (3 分)

主观标准

客观标准

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结合,以客观标准为主

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结合,以主观标准为主

21.

草原纠纷包括( )。

多选题 (4 分)

草原所有权纠纷

草原行政纠纷

草原使用权纠纷

草原侵权纠纷

22.

按草原地带性分布特点,我国草原资源的分布,可划分为( )地区。

多选题 (4 分)

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青藏高寒草原区

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

南方草地区

23.

草原监督检查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

多选题 (4 分)

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草原权属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对草原权属等问题作出说明

进入违法现场进行拍照、摄像和勘测

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24.

草原建设的内容主要有( )。

多选题 (4 分)

鼓励建设人工草地、改良草地

草原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草种管理

草原防火设施建设

25.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有( )。

多选题 (4 分)

不可抗力

受害人自身引起

第三人故意或过失

仅有财产损失

26.

排污者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的,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可以向发出缴费通知单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27.

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纠纷,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28.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之前,应告之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29.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30.

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防治,也适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31.

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一致的时候,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而绝不是自然规律。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32.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33.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通过检查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控告、移送的环境违法行为,应予审查,并在1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34.

为科学研究目的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且经过省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

35.

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全民所有。( )

判断题 (2 分)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