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25道随机题(200道单选题,50道多选题,200道判断题) ,已配置 25 分 ( 未满 100 分 )

题目1-10

1.

以下不属于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内容的一项是?

 

单选题 (1 分) 1

作品审美

作品体验

积累好词好句

激发想象

答案解释:

积累好词好句

2.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活动目标“欣赏以朱红色、明黄色、黑色”为主的图画效果”是从什么角度制定的目标

单选题 (1 分) 1

认知延展

情感态度

能力技能

过程方法

答案解释: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需要从认知、情感和能力三方面考虑。“欣赏以朱红色、明黄色、黑色”为主的图画效果””属于能力方面的目标。

3.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活动过程设计中的缺憾是?

单选题 (1 分) 1

没有体现活动的的游戏性和活动性

没有适时地使用提问的方法推进活动过程

没有进行不同领域的整合教育

活动延伸中没有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答案解释:

活动设计中缺少幼儿的游戏性和活动性

4.

《书本里的蚂蚁》活动方案设计中没有用到的教学方法是?

单选题 (1 分) 1

提问法

游戏法

故事表演法

操作法

答案解释:

本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中都没有使用故事表演法

5.

以下不属于幼儿文学教学中常用的讲述方式的是?

单选题 (1 分) 1

原文讲述

表演讲述

记忆讲述

幼儿看图讲述

答案解释:

有的文学作品体裁不适合表演。

6.

让幼儿热爱阅读的方法,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1 分) 1

创设阅读的物质环境

创设阅读的精神环境

经常进行亲子阅读

定期布置阅读任务

答案解释:

定期布置阅读任务会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7.

幼儿园教师在选择教学图画书时,以下哪项不属于应该考虑的因素?

单选题 (1 分) 1

是否适合做阅读教学载体?

是否适合为全班朗读?

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难度是否与全班幼儿的平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持平?

答案解释:

幼儿园教师在选择教学图画书时,难度要稍高于全班幼儿的平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8.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活动延伸中“收集关于雪花的其他儿歌进行比较学习”是属于儿童诗歌教育活动设计的什么阶段?

单选题 (1 分) 1

准备阶段

引入阶段

正式学习阶段

学习迁移阶段

答案解释:

学习迁移阶段

9.

关于朗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1 分) 1

朗读就是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朗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朗读是语言技能养成的实践活动。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实践活动。

答案解释:

朗读是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语言。

10.

以下不属于故事表演游戏类型的一项是?

单选题 (1 分) 1

户外表演型

整体表演型

分段表演型

区域表演型

答案解释:

户外表演型

题目11-25

 

11.

有关亲子共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1 分) 1

是培养儿童热爱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途径。

就是在一个家庭中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

大人在亲子共读过程中需要采取教孩子识字、复述故事等方法。

孩子识字以后,基本就不需要亲子共读了。

答案解释:

亲子共读是让孩子与亲人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孩子识字后如果仍然希望能有亲子共读,亲子共读就是必须的;教认文字、复述故事等方法需要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

12.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方面?

多选题 (1 分) 1

认真读正确

连读读流利

精读有情感

熟读记于心

答案解释:

认真读正确;连读读流利;精读有情感;熟读记于心

13.

以下哪些属于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推动儿童阅读的文件?

多选题 (1 分) 1

《成为阅读大国》

《挑战美国阅读》

《卓越阅读方案》

《儿童阅读计划》

答案解释:

《成为阅读大国》《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

14.

幼儿散文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哪些?

多选题 (1 分) 1

散文分析法

触景生情

情景表演法

欣赏课

答案解释:

触景生情、情景表演法、欣赏课

15.

在幼儿文学讲述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多选题 (1 分) 1

形成自己固定的讲述风格

最大可能引起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

投放自己足够的情感。

可以辅助一定的手段。

答案解释:

讲述需要根据受众、时间、场合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讲述内容和风格。

16.

幼儿表演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基本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幼儿表演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基本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17.

让儿童爱上读书的方法就是给他买很多的书。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很少有儿童会自己爱上读书,需要成人的引导,只给儿童买书而没有引导的话,儿童是不会爱上读书的。

18.

为了增加儿童的阅读量,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经典名著阅读并布置阅读任务。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儿童的阅读兴趣是需要得到保护的,如果单纯为了增加阅读量而被机械地安排阅读任务,会扼杀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19.

讲故事和文学作品讲述相比,更注重表达讲述者对文本的理解,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讲故事和文学作品讲述相比,更注重以文本为主体,注重比较完整地再现故事本身。

20.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通过培养使之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指出,小学三年级之前必须通过培养使之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

21.

图画书的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语言领域,尽量不要涉及其他领域。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图画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目标的达成往往是综合的,不要仅仅限定在语言领域。

22.

儿童识字越早越好,这样就可以早些开始阅读。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儿童识字的过程需要遵循儿童认知符号的科学规律,并不是越早越好,而且儿童的阅读始于图画阅读,并不是识字以后才能阅读。

23.

幼儿园的图画书集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是”了解书的封面、封底、扉页等图书的基本面貌”。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幼儿园的图画书集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是”了解书的封面、封底、扉页等图书的基本面貌”。

24.

为儿童朗读的作品需要是朗读者真心热爱的,这样才能传递最真挚的情感。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朗读者的情感投入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只有朗读者真正热爱的作品,才能通过朗读影响儿童。

25.

过早地进行阅读启蒙会影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判断题 (1 分) 1

答案解释:

阅读的含义是接触书面语言,给刚出生的婴儿吟诵诗歌就是一种阅读行为。阅读的启蒙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