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学习活动(一)专题讨论(必选,30分)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样例:

 讨论主题: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3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

2.组成3—10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

3.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由小组长发起第一个跟帖表明组长身份并组织完成讨论的全过程。

4.每一位学习者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准备的提纲,不少于500字),个人讨论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习者自己跟帖提交。

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300字的小组意见,小组意见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跟帖提交。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习者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操作提示:

(1)学习小组由辅导教师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划分;

(2)各小组成员到相应的分组帖子下进行跟帖讨论;

(3)辅导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对每位同学的发帖进行打分。

电大网课《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学习活动(一):

参考答案1:

以我国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为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治层面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宏伟目标,这体现了政治的价值导向和决策功能。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一系列行政措施,将政治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政治为行政提供了方向和目标,行政则通过高效的执行确保政治目标的实现,两者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了脱贫攻坚事业的巨大成功。

二、个人准备的提纲

明确政治与行政的概念及关系
政治主要涉及国家意志的表达,包括制定政策目标、确定价值取向等。行政则侧重于国家意志的执行,将政治决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措施。
政治与行政相互依存,政治为行政提供指导和方向,行政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
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性
确保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只有政治与行政协调一致,才能使国家的政策得到顺利实施,提高治理效率。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政治决策反映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价值追求,行政执行确保这些利益得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途径
加强政治对行政的领导。政治领导应明确行政的目标和方向,确保行政工作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提高行政人员的政治素养。行政人员应理解政治目标,具备政治敏感性,在执行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实现政治意图。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政治与行政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强化监督机制。通过监督确保行政工作不偏离政治方向,同时保证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之,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是国家治理的关键,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参考答案2:

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答
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答: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须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古德诺第一次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是政府的两种不同功能。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指出?在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两种功能分别就是:政治与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出的基础上,韦伯从组织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继而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合理性。
二、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行政过程充满政治因素古德洛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这样论述:?所谓政治,是国家意志是表现,也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它是由议会掌握的制订法律和政策以表达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所谓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也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这就是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论点。这样,古德诺就否定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分法,而代之以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三、正确看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的若干思考
(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重要基础。政治与行政取得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必须对行政取得某种形式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定的制度来达到,比如,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体制。在英国,人民通过对议会的控制达到他们对国家意志表达的控制后,他们就立刻着手使议会对被委以国家意志执行的政府机构有一种控制权。或者这种控制可以通过法外途径来实现,比如美国的政党控制行政的机制。美国是政党,正像他们热衷于按照必须以表达国家意志为准则,选举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团体那样去进行行政和执行官的选举。政党制度由此保证了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是政府成功地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不过,我们在认识到政治必须对行政实施控制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控制有一定的限度,应该使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产生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如果控制扩展超出了一定限度的话,它就会立刻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实现。
(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是政治与行政实现协调的必要途径。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是问题,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利是必要集中问题。国家的分权,  特别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容易造成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表达是执行出现问题。要控制出现这种问题,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的必要协调。

电大网课《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1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读书报告提交及点评(可选)
活动说明

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中,我们曾介绍过,如果想真正进入西方行政学的学术殿堂,阅读经典是必不可少的,本作业的目的就是引领你充分领略西方行政学的学术魅力。具体的做法很简单,一共5个步骤,具体如下:

特别提醒:

1.书目可以从课程中“名家经典”的栏目中选择,也可以寻找行政学发展进程中的其他经典书目,一定要是经典哦。

2.读书报告是读书心得的一种集中体现,所以请不要抄袭,如果需要引用他人的成果,请一定要标明,这既是对他人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读书报告的篇幅可长可短,但最短不得少于400字。

4.同学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上传自己的读书报告。

5.老师和同学通过跟帖的形式,对其他同学的读书报告进行点评。

参考答案1: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报告

一、书名及出版信息
《公共行政的精神》,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二、书的种类
本书属于公共行政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三、作者简介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他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四、主要内容及论述要点
本书围绕公共行政的精神展开深入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进行了重新审视,强调公共行政不仅要追求效率,更要关注公平、正义、民主等价值。论述要点如下:

提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是其核心价值,公共行政人员应秉持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
探讨了社会公平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公平是公共行政的灵魂。
强调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主张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五、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它让我对公共行政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管理工具,而是看到了其背后蕴含的丰富价值。其次,作者的论述深入浅出,结合实际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最后,这本书对于当今的公共行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公平、正义等价值,这本书提醒我们要在公共行政中平衡各种价值,以实现真正的公共利益。

总之,《公共行政的精神》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理解和改进公共行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价值导向。

参考答案2:

读书报告
读后感:

读完的第一感觉是,比起社会学理论,这篇文章并没有特别深奥晦涩的地方,并且语言与举例通俗易懂,使整篇文章更像一片充满睿智与幽默的演讲稿。也难怪作为学者,威尔逊能选上总统。

本文中有大量关于公共舆论或者说民主的论述,而威尔逊的核心观点似乎是民主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东西,甚至是一个在某些情景中比较掣肘的因素,例如,他提到“人们的大多数都是极端缺乏哲学头脑的,而今天,人们的大多数却拥有投票权。”但同时,他又提到公共舆论是权威评论家,尤其是当对制定基本政策等巨大的权利进行监督时,公共舆论完全不可缺少。我并不是要模糊公共舆论与民主之间的区别,而是,这两者都代表着一种人民主权的思想,那么这种人民主权与行政管理之间, 究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最佳状态,这是我感兴趣的。在民主与自由、民主与宪政的问题上,以往的学者已经给出了大量却不尽相同的研究成果,并且也如理论研究一样,当今世界各国也是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民主制度,甚至根据国家的民主环境给出了全球民主程度排名。当然并不是民主程度越高国家的治理就越好,尤其当国家处于改革时期。威尔逊认为,民主阻碍者行政学在美国的推广,因为在他看来,“民主的原则在于,统治者是许多人,是人民,他们是自私、无知而又胆怯的,或者是愚蠢的——尽管偶尔也有个别聪明人。”“在以往,改革的有利条件是统治的思想有一个明确的发生点”,而现在,民主之下改革者被这样的事实困扰:“由千百万个投票人组成的统治者的思想是存在种种不理智的偏见的。”而改革者又没办法像改变国王想法那样影响千百万的投票人的想法。所以威尔逊认为,即使智慧而又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可以制定出有关政府的稳定、无误、温和的明智准则,并能回答一切政治学说指责,但关键是这种准则是否能被民主通过并在国家贯彻下去。到此看来,中国模式大概会深的威尔逊欣赏,但福山也提到,集权的中国模式面临的最大的困扰是,如何确保总能选出最精英的高层管理者,而他认为中国到目前(2000年)也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极限地考虑,总会有完美的手段可以解决人才选拔的难题,不过,在已有的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提到,目前的社会成员正处在一个去分化的过程,人们开始掌握众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表现在行政管理上,即大部分公民开始对政府行为产生比较中肯的评论,并对社会治理保持自己比较科学的看法。去分化的过程,或许可以使民主制度的运转更流畅。

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提到,“我们所看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冷战的终结,或者说战后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消逝,更是这样一种历史的终结,即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以及作为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普遍化。”“我们找不到比自由民主理念更好的意识形态”。福山的论证在于,民主虽然不一定做出最佳政治决策,但却有强大的监督力量和纠错能力,即使民主政治缺乏效率,也能避免匆忙、武断和任意性。因此民主可能是最不坏的政治制度,并且回顾文明历史,民主的国家越来越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民主国家,而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多是非民主国家。

总结看来,单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民主无疑是一种规避风险的选择,但这样的风险概率却并不容易测量。我们再次强调,民主程度并不等于发展程度,甚至说对民主的推进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民主指数排名靠前的国家只是目前保持一种优良的状态,这并不代表它是一种适合发展的状态。在提高民主与发展时,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往往代表一种反例,这些国家的迅速发展过程所对应的多是集权的政府。

在讨论的最后中,我想问,我们究竟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来证明或反驳民主与发展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来获得民主与行政管理的一个最佳平衡点,是利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地区来进行数理统计,从而给出一个相关系数甚至建立一个回归函数,还是通过比较法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史来给出一个不那么精确的但却容易推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