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10
1.
丝绸之路:
在三国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后益加畅通
经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
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
在明朝后走向衰落
齐家文化:
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
陶器造型优美,各种带耳器显著增多,弧形大耳成为鲜明特点
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出现了成批的祭祀使用的青铜礼器
半山类型彩陶:
纹饰十分罕见
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主要器型
锯齿纹非常盛行,成为其主要特征
关于大地湾遗址:
1988年,大地湾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地湾遗址在考古学上共有三期文化
大地湾遗址第一期文化和半坡文化时代相同
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述:
伏羲制作渔网,教人们狩猎,又称为“伏牺氏”
伏羲画出了八卦
伏羲制作马车,故名号“大公”
伏羲建都在关中地区
关于天水伏羲庙:
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
天水伏羲庙俗称人宗庙
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庙
天水伏羲庙又名先天殿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
距今约6500年至5900年
发掘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聚落
编号H398灰坑中,发现了一批碳化植物种子
陶器以三足、圜底、圈足器为主
丝绸之路从敦煌向西经过两个关隘后,再经白龙堆(今库姆塔格沙漠),就进入了广大西域地区这两个关隘指的是:
玉门关
阳关
嘉峪关
肩水金关
马厂类型彩陶:
彩陶纹饰以黑彩为主
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为其重要特征
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
出现了最早的打击乐器——彩陶鼓
丝路重镇张掖:
城市中心鼓楼又称镇远楼
元代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
有大佛寺、天梯山石窟、土塔、罗什寺塔等古代建筑
东晋李暠在张掖建立西凉国,后迁都酒泉
题目11-20
马家窑类型彩陶:
多采用曲线构图
内彩特别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
非常盛行锯齿纹
出现了大量的墨绘符号
丝路重镇武威:
保存有全国最大的唐代佛教大佛殿
马蹄寺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
所藏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
辛店文化:
其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
双钩纹是辛店文化陶器的标志性纹饰
辛店彩陶文化与其他彩陶文化区别不明显
四大网圈纹是辛店文化彩陶的标志性纹饰
文献中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是:
养牺牲以充庖厨
结网罟,教民渔猎
建宫殿,开驿道
尝百草,播五谷
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
锁阳城是酒泉通往敦煌古道上的一座边城
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
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
居延塞紧靠着玉门关
长城沿线的古城遗址中:
锁阳城由南北两个方形的主城组成,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锁阳城、常乐古城、石包城互为策应,有鼎足之势
石包城是明代所修的重要城堡
居延塞主要由烽燧亭障等边防设施组成
关于甘肃彩陶:
大地湾遗址诞生了迄今为止我做最早的一批彩陶
甘肃彩陶文化绵延了5000多年,是各地彩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从时间发展看,仰韶文化最早、大地湾文化次之,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等又次之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时间发展序列是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和半山类型
四坝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永昌县四坝滩而得名
四耳带盖罐、腹耳壶等陶器是其代表性器物
陶器质地细腻,以单耳杯是其代表性器物
出现了神人纹鸟形壶
骆驼城遗址和锁阳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秦汉古城遗址
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市高台县西南约20千米处
锁阳城遗址是集多种遗迹为一体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锁阳城遗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黑水河的昌马冲积扇西缘
大地湾遗址文化:
第一期类型是迄今为止在渭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期类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
第四期类型又称为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5900年
彩陶常见花纹为猪、羊等动物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