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4道简答题 ,已配置 100 分

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简答题 (20 分) 20分
答:在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时,我们既要关注涉及生物,遗传等方面的个体因素,又要关注与儿童自我建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密切相关联的各层级环境因素及其相关作用。(1)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儿童的气质、性别、年龄、外貌,以及其身体运动、认知、情绪等的发展水平,这些因素是生物和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 (2)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亲子交往、亲子关系的建立的过程来实现,并受到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具体教养行为的直接影响。 (3)社会因素属于宏观系统的内容,其涉及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法律等层面的内容,并通过作用于成人的育儿观念和行为,进而对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

2.
简论学前特殊儿童的分类依据。
简答题 (20 分) 20分
答:对学前特殊儿童的理解取决于对他们的分类。根据保教工作实践的需要,将学前特殊儿童大致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1)广义学前特殊儿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外在表现,我们把学前特殊儿童分为两类,即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和处境不利学前儿童 (2)狭义的学前特殊儿童,包括身心障碍学前儿童,如视障、听障、智障、语言障碍、精神障碍、肢体障碍以及超常儿童。

3.
简析社区0~3岁婴幼儿关联工作者的专业理念。
简答题 (20 分) 20分
答:社区0~3岁婴幼儿关联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具体表现在设计和规划学前儿童早期促进方案时的价值取向上。如果社区婴幼儿关联工作者的专业理念是以学前儿童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认为父母只是帮助学前儿童完成主要发展任务的帮手或补充者,那么其促进方案仅仅是鼓励父母参与托幼机构的活动,但不要求父母必须参加。如果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促进方案的设计就会侧重于改善父母的身心健康等。如果是以社区环境资源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促进方案的重点就会放在加强家庭与所处社区大环境的关系上。

4.
面对淘气的丁丁

丁丁是个浑身有使不完劲的5岁小男孩,老师在给大家读绘本的时候,他一刻也坐不住,还不停地打扰别的幼儿。林老师见此状况,没有简单地说丁丁是个讨厌的孩子,也没有严厉地责备,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丁丁:“你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扭来扭去,别的小朋友听不清老师的故事,你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这让老师觉得很失望。请你坐好,眼睛看着老师,认真听故事好吗?”丁丁听了林老师的一番话后,很快安静下来了。

 

问题与思考:

请对林老师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

2. 深入讨论林老师为何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
简答题 (40 分) 40分
1答:案例中林老师面对丁丁的不良行为时,采取了陈述问题行为、说明问题行为的后果、表达教师对问题行为的感受、提出良好行为的标准等策略与丁丁互动,既给了丁丁足够的信息,促使丁丁很快安静下来,也没有使丁丁产生负面情绪,有利于丁丁情绪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做法还合理地向丁丁传达了教师的情绪感受,有利于林老师自身情绪的调节。 2 答:托幼机构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儿童传授多少知识,培育多少技能,而在于使儿童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要做到这一点,托幼机构的教师不仅要能够与学前儿童进行正面沟通,也要能合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林老师能够采用上述策略与学前儿童互动,表明林老师不仅非常明确作为托幼机构教师的主要职责,而且有非常专业的与学前儿童沟通的能力和调节、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